灵寿县—透雕石牌楼
透雕石牌楼在灵寿县城关西街。明崇祯十四年建。牌楼东西向,高12.1米,宽 8米,通体用细青石仿五楼四柱三重檐的木结构透雕而成。斗栱主间六朵,次间上楼三朵,下楼两朵,布局匀称。 斗拱主间6朵,次间上楼3朵,下楼2朵,布局匀称。三层额枋上有流云、仙鹤、行龙、双凤等深浮雕图案,雕工细致,构思巧妙,正中匾额楷书“三世中枢”4字。各柱两边的夹柱石上,雕有大小不同的狮子45个,跃立坐卧形态各异,极为生动[1]。
透雕石牌楼是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为纪念该镇傅姓一家连出三代当朝重臣而建。牌楼东西向,高12.1米,宽8米,通体用细肯石仿五楼四柱三重檐的结构透雕而成。该透雕布局均匀合理,雕工细致,构思巧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透雕石牌楼座向南北,为三门四柱三重檐,高12米,宽8米,进深2.6米,为仿木结构,两面透雕而成。通体为细青石料,主间斗拱六朵,夹次间各三朵,布局匀称,斗昂端严。四个大柱子上雕刻着流云花朵,夹柱石上雕刻着四十八个狮子,或大或小,或立或卧,或蹲或伏,跃仆嬉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三层横梁,以流云图案为主,云中仙鹤,双龙游云,双凤朝阳,分散其中,特别是石上流云,巧夺天工,在不到5厘米宽的石料上,雕出玲珑剔透的各式云朵,经人以行云飞烟之感。中间横匾上楷书“三世中枢”四个大字,是灵寿县的隐士朱捉福劲笔,字体苍劲有力,结构严格,笔法流畅。主间第二横梁,刻字三行。第一行:“诰赠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付承训,淑人胡氏张氏,付承问淑人康氏赵氏”二十八字。第二行:“诰赠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傅铤淑人李氏”十七字。第三行:“史部尚书前都察院左都御使兵部左侍郎傅永淳夫人彭氏”二十四字。两次间底层檐下各有竖型刊记一块。记有修建年代“大阴崇祯十四年岁次辛己吉月吉日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