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牵头或参与组建省部院产学研创新联盟28个,另有省级国际合作平台2个,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1个,省经信委工程中心1个,省高校科研、教学平台18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
学术资源
截止2011年,纸质文献累计数量341万册、电子图书9000GB,其中中文图书2574050册,外文图书38523册,中文报刊222406册,外文报刊77259册,受赠文献371874件;引进中文网络数据库24个,外文网络数据库18个,自建网络数据库8个。
馆藏文献种类广泛,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学科门类,其中专业类书刊占馆藏总量的73%,理工类书刊占馆藏总量的60%。
通过馆际文献传递等共享手段,有效地提高该校学科文献的保障率。 如积极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保障体系(calis 中心)、广东省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保障体系(Galis 中心)以及石牌六校联合办馆等一系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协作活动,大大拓宽了该校师生利用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渠道。
科研成果
2007~2011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3000项,到校科研总经费近8.5亿元,是上一个五年计划的近4倍。2011年学校科研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科研经费实现50%的快速增长,提前突破2.5亿元大关。2012年该校科研经费超过3.5亿元,学校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不断增强,主持承担500万元以上科研项目5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4项,获财政资助经费3720万元。基础研究能力显著提高,2007-2012年学校获国家基金立项共222项,省基金项目立项共263项,其中2012年已获得国家基金立项65项,是2007年的2.8倍,连续第二年超过60项,并有望突破70项。
学校专门设立成果培育基金,加大对高水平成果的培育与奖励力度,在国家级等重大科技奖励上取得了突破。学校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
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此外,学校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专利571件,其中,2011年专利授权量是2007年的4.9倍。发表学术论文13035篇,其中SCI 597篇,EI 1055篇,ISTP582篇,均较以往有大幅度的增长。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
1.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
2.制造业物联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3.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
学术交流
截止到2013年7月,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联合培养、师资培养、教学模式改革、合作科研等广泛的学术合作。同时,加强与港澳台地区高校和机构的合作,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建立了一批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主办及承办了多次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工业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德国不莱梅大学、法国南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韩国檀国大学、日本姬路独协大学、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美国UGS公司等国(境)外50多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还建立了中外联合实验室、中外装备技术制造中心、中外联合研究所等,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市和地区的重点科研项目。
学校启动“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和“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性保障,系统性、操作性、计划性支持,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资助体系,设立了学生创业基金,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经费2011年达到400万元,是2010年的10倍,连同社会募集的资金达到1000万,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校园环境
广东工业大学坐落在中国南方名城广州,有大学城校园及东风路、龙洞、番禺等多个校区。校本部设在大学城校园。学校初步建成一个“生态、人文、数字、科技”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校园,工科、理科类学院学生以及外国语学院学生安排在大学城校园学习;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学生安排在龙洞校区学习;文法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安排在东风路校区学习;商学院学生安排在番禺校区学习。
硬件设施
学校有计算机15000多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17亿元。图书馆拥有藏书341万册、电子图书9000GB,并采用共享方式,多渠道、大幅度拓展了信息资源使用范围,已形成了具有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共存,实际拥有资源和可获得资源并举的以工科文献为主,兼顾文、理、经、管的多学科文献资源体系。
该学校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三座功能完备的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74004平方米。职能机构有:采访编目部、信息技术服务部、流通阅览部、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研室、办公室。设有阅览、自修座位5915个。
学校运动场地、各类(种)教学设施齐全,器材设备充足,现有4个标准的400米田径场,8个标准的足球场,74个篮球场,13个排球场,网球场21面,羽毛球场30面,健美操室和健身房4个,风雨运动场2个,游泳池2个,乒乓球室5个,共有乒乓球台110张;拥有一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占地面积14万多平方米的多功能体育馆,其中主馆篮球馆设备设施先进,有5400多个席位。
大学城校区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占地面积2394.33亩,邮政编码:510006。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园的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轻工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交通线路:广工(大学城)站:大学城1线 、大学城2线、大学城3线 、大学城4线、夜50路、 番52路、 番202路 、310路 、381路、382路大学城
广工总站:番52路、310路
广工正门(大学城):380A路、380B路
龙洞校区
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街,占地面积589亩,邮政编码:510520。
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的学院:管理学院、应用数学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交通线路
迎龙路站:28路、 30路、39路 、 775路、 高峰快线10 、高峰快线47、 夜10路
东风路校区
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29号,占地面积213亩,邮政编码:510090。
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的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政法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交通线路
广东工大站:B2A路、B2路、B3A路、B3B路、B10路、191路、221路、233路、287路、301路、886路
沙河校区
广东工业大学沙河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路131号,占地面积29亩,邮政编码:510500。
番禺校区
广东工业大学番禺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占地面积90.3亩,邮政编码:511495。
广东工业大学设于番禺校区的学院:商学院。
独立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第二批本科B类招生)
增城校区:广州市增城广州华立科技园华立路11号 邮编:51132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