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马可波罗——汪大渊+

家乡区县: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汪大渊字焕章,南昌人。元代民间航海家、旅游家。汪大渊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他自幼怀有大志,欲效法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祖国名山大川,考察风俗,记载物产。至顺元年(1330),年仅二十岁的汪大渊来到南方最大的商港福建泉州,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他首次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几十国,渡地中海出红海,横渡印度洋,前后历时五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又进行第二次远航,历时两年回到泉州。汪大渊广见博闻,沿途作有详细记录,并作古体诗百韵,至正九年(1349)整理编成《岛夷志》,为中国古代航海家亲历而手记之始。汪大渊回到南昌后改成《岛夷志略》印行。《岛夷志略》分为一百条,涉及国家和地区二百二十多处,史料的真实性和范围的广泛性,超过历代官、私著述,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及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价值。西方许多学者研究此书,并译成多种文字。在汪大渊到澳洲近二百年之后,欧洲人才知道有这一大陆。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
      幼时汪大渊生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从小聪明好学,深得父母钟爱,望其长大成才,故取《论语》中“焕章”。汪大渊果然不负所望,成为举世闻名的航海家。
青年时他先游历一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商港,也是世界最大商港之一的泉州。看到各种肤色和操各种语言的人们,摩肩接踵;看到琳琅满目的中西厅贷,堆积如山;港湾里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大小般只,特别是那些中外商人、水手所讲的外国风情,是那 样的生动、有趣,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汪       大渊的好厅心,后来促成了他两度远洋航行的壮举。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年仅二十岁的汪大渊搭泉州远洋商船,从泉州港出海了,一直到元统二年(1334年)夏秋间才返回泉州,这次航行从泉州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再横渡地中海到西北非洲的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折向南直到莫桑比克,再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再到澳大利亚,从澳大利亚到加里曼丹岛,又经菲律宾群岛,最后返回泉州。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 年),汪大渊第二次从泉州出航,游历南洋群岛,印度洋西面的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莫桑比克海峡及澳大利亚各地,两年后才返回泉州。
      大渊远航回国后,便着手编写《岛夷志》,把两次航海所察看到的各国社会经济、奇风异俗记录成章,作为资料保存下来。当时泉州路正在修郡志,泉州地方长官(称达鲁花赤)与主修郡志的人见此书在为赞赏,即将《岛夷志》收入《泉州路清源志》中,作为附录。后来汪大渊回到久别的故乡南昌,将《岛夷志》节录成《岛夷志略》,在南昌印行。这本书才得以广为流传。但《岛夷志》一书却在元末兵乱中大部分散失,明朝后终于失传。
      这就是东方的马可波罗——汪大渊,也是我们南昌人的骄傲。

凌诺(2014-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