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朱鹮(熊言毅)

家乡区县: 陕西省宁陕县

在青山翠拥,碧水环绕的秦岭南麓,镶嵌着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她,就是风光旖旎、集秦风楚韵于一身的宁陕县。

走进宁陕,叠岭层峦,森林密布;茂林修竹,郁郁葱葱;繁花蔓草,一派生机。这里是我国温暖带与北亚热带的天然分水岭,是世界许多珍稀物种的唯一或重要栖息地,其中被列为四大国宝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均栖息在宁陕的莽莽丛林之中。

朱鹮别名朱鹭,俗名红鹤,属鹮科,是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20世纪60年代后期,已被认为在中国绝灭。所幸的是,中国的鸟类学家于1981年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具有繁殖活力的朱鹮种群,从此揭开了中国朱鹮保护研究的序幕。

为了拯救和保护世界珍禽朱鹮,经国家林业局批准,2002年3月18日,陕西省启动了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试验和再引入工程。朱鹮在宁陕的野化放飞项目区选址于县城关镇寨沟村。寨沟村四面环山,水田集中连片,其中和朱鹮为伴的还有大白鹭、小白鹭等,均为留鸟。稻田有泥鳅、黄鳝等,可为朱鹮提供食物来源。该村森林茂密,环境幽静,湿地较多,人为干扰小,与朱鹮栖息生态环境比较接近。

经过几年紧张的前期准备,野化放飞于2007年5月31日上午9时,正式在寨沟村举行。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和省、市、县领导出席了放飞仪式。打开鸟笼,一起放飞了26只朱鹮。放飞当日,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办公室主任赵学敏表示,将人工驯养繁殖的朱鹮科学地放归野外,标志着我国朱鹮拯救保护工作由注重抢救性繁育向注重野化放归的历史性转变。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近年来,宁陕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他们紧紧抓住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有利时机,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野生动物保护三大工程为核心,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朱鹮的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环境。广大人民群众保护朱鹮的意识逐渐提高,关心和爱护朱鹮的人也越来越多,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浓厚氛围。

继2007年5月放归了26只朱鹮朱鹮以后,2009年的9月和2011年的10月又分别放飞了10只。累计人工放归46只。2008年有2对组成了“家庭”,并繁育成活了3只朱鹮宝宝。队伍虽显单薄,环境依然残酷,但朱鹮宝宝终于降生了,成为全球首例异地野化放飞的子一代朱鹮。

人工饲养的朱鹮食物单一,放归野外的朱鹮自己觅食,蚯蚓、青蛙、虫子都是它们的美食。放归野外的朱鹮还学会了保护自己辛苦寻觅的食物。工作人员多次发现朱鹮与白鹭争抢小鱼而打斗。白鹭灵巧朱鹮凶猛,胜负各半。繁育期间,为了保证食物来源,朱鹮家族之间也争夺领地。野外生存下来的14只朱鹮择偶自由,发生两次多只雄性朱鹮“爱”上一只雌性朱鹮的故事。这种情况发生以后,雄性朱鹮选择决斗赢取爱情,雌性朱鹮选择体格健壮、决斗胜利的朱鹮为偶。朱鹮决斗受伤以后,不需要人工救助即可自愈。

宁陕县林业局局长柯小伟告诉记者,野外放飞的朱鹮筑巢和取食喜欢选择在农户周围和有群众生活的区域。因为宣传到位,宁陕县老百姓对朱鹮非常关爱,朱鹮生活区域内的农民已经不使用农药了。经过宁陕野化放飞基地工作人员5年的努力,朱鹮数量已达80余只。目前,朱鹮除在“两山夹一沟”的朱鹮放归地——寨沟栖息外,还有一部分朱鹮在距放飞地20公里外的小堰和白鹿筑巢定居。

为使朱鹮野化放飞中心区的寨沟村不施用农药,确保朱鹮觅食的安全,但又不让农民的水稻减产,宁陕县非常重视朱鹮觅食环境的专门保护,成立了领导小组,进行专题研究。划拨专项经费,由农业部门统一负责实施,采用灯光诱杀水稻害虫而不用农药。

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当地群众保护朱鹮的意识也在日益提高,自觉地为朱鹮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一次,宁陕县动植物管理中心接到筒车湾镇野生动物保护站打来的电话,说在该镇龙王坪村的四水沟发现放飞的朱鹮在稻田里活动,已有多日。当地村民高忠安怕朱鹮有病,就把电话打到村长家里,村长又电话告知了镇野生动物保护站。动管中心和朱鹮放飞基地马上为朱鹮准备了鸟笼和泥鳅,中午驱车赶到了筒车湾镇保护站,联系到村长张兴高一同来到四水沟,由村民高忠安引路,找到了朱鹮。镇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用塑料桶把泥鳅提着慢慢靠近朱鹮,把带来的两斤多泥鳅倒在朱鹮活动的稻田里,把朱鹮慢慢地驱赶到投放泥鳅处……

“2007下半年,小堰组后山来了一对朱鹮,在一棵松树上搭窝。村民们都很高兴,说那是吉祥鸟!怕惊动朱鹮,过年时村民们都自觉地不放鞭炮了。”宁陕县城关镇朱家咀村党支部书记袁世华介绍说。

作为世界首个开展异地野化放飞朱鹮的宁陕县,5年来,经过国家和省市县的大力支持,日本政府的无偿援助,中国鸟类环志中心、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动物研究所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的技术支持,宁陕朱鹮野化放飞取得了初步成功,目前朱鹮在野外已形成了两个比较稳定的自然种群。

“2009年野外繁育成功朱鹮8只,2010年野外繁育成功9只,去年繁育成功13只。5年来,累计在野外繁育成功朱鹮32只,”宁陕朱鹮野化放飞基地技术员唐仕兴介绍说,去年他们还发现了2只从洋县自己飞过来的朱鹮。从野外朱鹮筑巢和繁育逐年增加,以及洋县朱鹮飞到宁陕等情况来看,宁陕已经成为了朱鹮的栖息乐园。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Xyy810

我的博客主页:http://i.blog.sina.com.cn

我的微博主页:http://weibo.com/3767536672

我的微信公众账号:熊言毅

我的QQ:973963225

若即、若离(2014-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