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风土人情

家乡区县: 浙江省文成县

畲族的民间文学非常丰富,包括山歌、民族起源和诸天神传说、民间故事、谚语、儿歌等。既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又因与汉族长期杂居的关系,在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中,也含有同汉族文化交流的因素。它集中而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的历史、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和乡土风情等情况,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
在畲族文学中,山歌是它的主要部分。山歌大都在群众中以畲语唱形式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所以他们的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虽然也有一些汉文的手抄本,但那是借汉字记间,只供唱用。因此,在歌本上创造了许多土俗字。
山歌的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寓意深刻,比兴感人,韵调和谐,对仗工整,唱起来琅琅上口易学易记,形象生动逼真。
传统的文学作品,有些已散失无传,至今流传下来的,约有一千多篇,四、五万行。有追述本民族来源、迁徙和历史大事的长篇叙事诗歌,有富有艺术魅力的歌颂劳动和爱情的杂歌,有取材于汉族民间神话故事、章回小说、评话唱本等编成的小说歌。尤其是有关历史传说的山歌,更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唱。浙江畲歌按歌词内容分,除上述几种外还有风俗歌、功德歌等。
(一)长篇叙事诗歌,歌词篇幅较长,有“高皇歌“、“麟豹王歌“、“来朝歌“、“元朝十八帝“、“盘古歌“、“长毛歌“等,其中以“高皇歌“流传最广。
(二)杂歌,形式自由,可长可短,数量极多,内容丰富,富有艺术魅力,多是畲族人民即兴创作的。
(三)小说歌,又称“全连本“或“戏出“,畲民叫作“大段“,约有一百多种。多取材于汉族民间的神话故事、传说、章回小说、评话唱本等编成。
(四)风俗歌,主要有“嫁女歌“和“哭丧歌“。在畲族婚姻嫁娶中,无论是嫁女或入赘,都要长夜盘歌。男方请来好歌手“赤郎“和“行郎“(抬花轿的),与女方歌手通宵达旦的对歌,通过对唱“敬酒歌“、“对盏歌“、“度亲歌“、“撬蛙歌“、“嫁女歌“彼此考察对方的唱歌能力。
(五)功德歌,又称祭祖歌,做功德分“做阴“、“做阳“两种,死人丧事追荐亡魂的叫“做阴“,平时祈福禳灾的叫“做阳“。

cabrilla(2014-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