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晶莹剔透珍珠粉
珍珠粉,是于都特有产品,用大米制成,主产禾丰等乡镇。首先将优质晚米浸泡12小时,磨成浆,磨得越细越好,用一块白布垫在草木灰上,把浆过滤,待水滤干,将粉块晾晒,进行筛制。筛的技术有讲究,一人持大孔米筛将粉筛入下层孔小的糠筛,持糠筛者不停地旋转,粉在筛内象滚雪球似地逐渐增大,待有绿豆般大小时,倒入另一米筛中过筛,留在米筛的颗粒就是初成的珍珠粉。然后倒在白布上,用鹅毛轻轻拂开晾晒干燥,珍珠粉便大功告成。吃的时候,先将清水烧沸,将珍珠粉徐徐撒入,边用筷子搅动,见珠粒沉入锅底即可捞入另一冷水盆里浸漂,待珠粒膨胀成半透明状,颗颗晶莹剔透如珍珠,是得名。然后捞出,兑入鸡鸭鱼肉等汤,和以佐料即可吃了。它的特点是,味美滑溜、营养丰富,似珍珠般可爱,纯天然食品,独领风骚。
(二)倒挂金锭大盒柿
大盒柿,主产于都岭背等地,有四百余年的栽培历史,清代属贡品。品种有十多个。以平面盒柿、磨盘盒柿为最佳,皮薄肉厚、汁多味甜、容易脱涩,顶平扁圆,有四条纵沟,果面光滑,皮桔黄色,肉金黄色,无核或少核。鲜果及制成的柿饼,畅销省内外,远销港澳台。九十年代制成的柿叶茶、柿叶酒,进入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
(三)薄如蝉羽烧卷子形似玛瑙红薯干
烧卷子,在于都各乡村几乎都有。特点是形似蝉羽,金黄透明,入口香脆,嚼之生津,既香又辣又带酸甜。制作方法是,在米粉中掺入大蒜或葱、辣椒、酸菜、盐、糅成团,蒸熟,切成薄片,再用油煎起锅即成。是客家人待客的佳品,在市面上有售。 红薯干,以盘古山的倒蒸红薯干最有名。它的特点是:红薯干显透明状,香甜有韧性,营养丰富,经久耐存。制作方法是:选红芯红薯去皮,切成块状,在水中煮半熟,捞起,经日头晒干,放入甑内蒸透,再晒干。然后,复倒入甑内再蒸。此时,出甑的红薯干似玛瑙翡翠,晶莹透亮,使人馋涎欲滴。
(四)洁白爽牙好鱼丸 黄元米果香喷喷
于都鱼丸在赣南颇负盛名,以其个大溜圆洁白,吃起来既有鱼肉的香甜,又有薯粉滑腻,爽牙富有弹性而闻名。其制作工艺是:将鱼肉剁碎,掺入适量的薯粉和盐和水再加少许味精,在盆内充分打搅,待成蜂窝状,用调羹刮入冷水中,似汤圆般大小,能浮出水面即成功一半。然后,捞入锅中,待水开,翻腾几下,便可装盆。撒入葱花,姜未,滴几滴香油,便可上桌食用。一般逢年过节和待客,于都人都起剁刀,传统菜里,三丸少不掉鱼丸。 黄元米果,以色泽金黄,柔软香甜,光滑爽牙而著称。。用大禾米舂白,浸入黄元柴灰过滤水中,一天后,盛入饭甑接连蒸二次。然后趁热置于石臼中,用碓槌挤舂,直至成胶状有拉力后,做成圆、扁状的米果。吃时,可炒、可煮也可油煎或粘糖吃。是民间传统食品,颇受人们的喜爱。
(五)滴溜滚圆红芽芋 状如小磨扁罗卜
于都县的红芽芋畅销广东、福建。其特点是:芋头个体圆溜匀称,皮薄易刨,煮起来易烂,吃起来香喷喷又滑溜,是绿色环保食品。可煮可炒可油炸,是做芋丸和粉蒸鱼肉的主要原料。 扁罗卜以个大扁平,肉厚白净,根系少,表皮光滑,肉质细嫩,可煮可炒可腌,可加工罗卜干,而享誉省内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