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少康就是杜康,则杜康肯定是河南偃师人,当时偃师二里头是少康的祖、父的都城,身为王子不可能是别地人,如果杜康是周朝人,也有河南洛阳和陕西白水两种说法,具体限于民间传说,不可知也。杜康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杜康,字仲宁,周代人,生于陕西白水县康家卫,葬于此地。据清乾隆年间《白水县志》记载:“杜康,字仲宁,为县之康家卫人,善造酒。”。少康,中国夏朝第六任国王(自禹起第六位),相的儿子,杼的父亲。他是相的遗腹子。相被迫自杀时,少康还没有出生。母亲后缗氏当时顾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急忙随宫女从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仍即任,太昊之后,今济宁任城),第二年生下了少康。(一说少康即相传曾造酒的杜康)夏王相统治的末期,后羿发动叛乱,废相篡夺王位。七年后寒浞杀后羿篡位,并追杀相,相死时妻子后缗时正怀孕,被迫逃回有仍氏,生下相的遗腹子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今河南商丘虞城南)任庖正,在虞娶妻,有田一成(方10里),有众一旅(500人)。积极争取夏众与夏民,志在复国。后在同姓部落斟灌与斟鄩的帮助下,与旧臣靡等人合力,攻灭了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少康还都阳夏(今河南周口太康),此即史书中所称的少康中兴。少康后迁都于原(今河南济源西北)。杜康,夏朝人,传说为最早造酒的人《书·酒诰》“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东汉《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箕作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宋朱翼中《酒经》:“杜康作秫酒。”明许时泉《写风情》:“你道是杜康传下瓮头春,我道是嫦娥挤出胭脂泪。”清陈维崧《满江红·闻阮亭罢官之信并寄西樵》词:“使渐离和曲,杜康佐酿”。
关于酒的起源的多种说法中,真正与酒的酿造有关系的,是杜康。他的历史贡献在于创造了秫酒的酿造方法。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的清酒,即粮食造的酒。杜康奠定了我国酒品制造业的基础,被后人尊崇为酿酒鼻祖和酒圣,又被称作酒祖。晋代江统的《酒诰》中有这样的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在这两种说法中,又以杜康造酒之说流传更广,更为人所熟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