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司门口

家乡区县: 武汉市武昌区

      司门口是武昌解放路与民主路交叉地带的泛称。现在坐落于这个交叉点的西北侧的武昌区人民政府,在明、清两代是湖北市政使司衙门,即藩司衙门,又称藩台衙门,俗称藩署。衙门坐北朝南,大门正对长街,即今解放路。

地理位置
      历史上的长街为蛇山所阻,止于蛇山南麓。蛇山以北至藩司衙门大门口的街道,称为司门口。明末迷信风水,要用破坏"龟蛇二山环卫"的办法保住大明江山,挖通蛇山(同时斩断龟首),使长街延长到藩司衙门的大门口,但仍习称山北一段为司门口。1935年扩建此路时,北端辟开旧藩司衙门,使马路延长到中山路,中间腰斩蛇山,上架钢筋水泥蛇山桥,使司门口的泛称延伸到蛇山以南,差不多包括了今解放路的主要商业闹市区。

现在的司门口
     魅力:在武商量贩、中百仓储、苏宁电器等大型连锁卖场助阵下,拥有800年历史的老商业街司门口可谓旧貌换新颜。
     虽说天丽百货、阳光时尚广场等几家私营的中型商场多少提升了司门口百货业的档次,但司门口商圈的传统并没有消失,解放路沿线依然还是专卖店的天下。这些从精品店过渡到专卖店的街边小店,服装款式时尚,价格也便宜。人们在购物之余,还能花上几元钱到户部巷尝尝汉味小吃,让司门口商圈平添几分休闲的趣味。虽然过了几十年,现在仍旧保持着传统的味道。

司门口周围的特色之处
      户部巷,“汉味小吃第一巷”位于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市武昌自由路,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20年经久不衰。户部巷汉味风情街位于武昌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西临浩瀚长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是一处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合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
武汉人将用早点,称为“过早”。这最初来自了清代的一首《汉口竹子枝词》。后在别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汉人随意而隆重的提升“过年”般“过”的位置。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
户部巷汉味风情街位于武昌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面临浩瀚长江,南枕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是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一块方寸之地,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户部巷金匾食谱
      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合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很早就以经营汉味早点而闻名,热干面、糊汤粉、牛肉面粉、面窝、稀饭等独特汉味早点经营,经久不衰。
       2002年以来,武昌区政府在重塑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按照“汉味早点第一巷”的定位,对户部巷进行整体打造。经过多年的建设改造,户部巷已由原来的147米长、3米宽、12家小吃经营户的小巷,发展成为由户部巷老巷、自由路和民主路西段组成,集小吃、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年接待游客逾千万的汉味特色风情街区,各类经营门点约达340个,其中从事小吃经营160余户,经营品种170中,“汉味早点第一巷”扬名以后,吸引了一批百年老字号小吃企业扎堆于此,如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德华酒楼、老谦记豆丝等;还有近几年来已声名远播的汉味小吃品牌,如精武鸭脖、周黑鸭、新农牛肉、盈喜客中式快餐等也来此安家落户,以及户部巷本土孕育的石记热干面、陈记牛肉面、徐嫂糊汤粉、李桃烧麦、今楚汤包、真味豆皮等数十个汉味小吃品牌使户部巷成为了汉味小吃的代名词,也是登名楼、逛名街、品名吃、观名景的老武昌的新天地。
     户部巷是老武昌城内一条古巷,位于人口稠密的武昌司门口旧城区,它有147米长,连通民主路和自由路。

武昌区江汉环球电影城
      江汉环球电影城位于武昌司门口假日乐园四楼,地处江城繁华商业区。影城定位为五星级主题影城,整体风格时尚典雅,是一个集商贸、动漫及现代化影城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文化娱乐购物场所。
      影院设计和设施设备的配置尊崇五星级理念,所有设计包括细节都充满科学性人性化,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舒适度需求为终极追求。影城经营面积5000㎡,设有6个国际标准电影放映厅(1号厅360 座、2号厅146座、3号厅131座、4号厅148座、5号厅139座、6号厅64座),可容纳观众近1000人。影厅空间宏大,净空7-10米,阶梯式无遮档座位设计,超宽排距、超视野的巨幅银幕、低视点影像,提升视觉效果,宽大舒适的沙发式座椅、人性化设计,消除坐姿疲劳。特有的残疾人专用座椅及坡道,也使影院设计更具人性化。

欧阳小钰33(2014-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