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传统节日之冼夫人祭拜节

家乡区县: 阳江阳春市

冼夫人是公元六世纪少数民族南越俚人的著名领袖,历事梁、陈、隋三朝,一生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誉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她是古阳江地区最有名望的女中豪杰,由于她及其幕府治下的高凉郡在以阳江为中心的阳春、高州、信宜、吴川、电白、恩平、新兴乃至到海南一带,持续统治了100多年,因人成神被粤西世世代代奉之为圣母,立庙纪念,香火鼎盛,又因她曾经在其儿子只有九岁的时候被陈朝皇帝封为阳春太守,因子显贵在阳春治理达14年之久,故冼夫人在阳春特别受人尊敬,按照华厦传统“生为人杰,死当庙食”的习惯,阳春境内设有很多“冼太庙”,其中合水镇高河村委会的回龙寺也设有冼夫人及其夫君冯宝的偶像神位,平时香火不断,初一、十五更为旺盛,而空前热闹的是一年一度的冼夫人拜祭节。

冼夫人拜祭节的由来起因于两个重要契机。

其一是冼夫人曾经在高河的校场地设立过军事集训基地,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阳春是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在历史上是有名的瘴疬弥漫、瘟疫盛行、山荒草野的蛮夷之邦,当地不少人被称为蛮獠,人见人怕,连历朝历代受贬谪的官员也不敢安置在阳春,而本土的山贼强梁,蛮夷匪寇总是巧取豪夺,挠乱治安,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冼夫人为保卫阳春,悍卫粤西,就组织了多达40000人的骁勇乡丁,在三河一带集训,经过严格训练,将士们百炼成钢,内可维稳保民,外可抗击外来侵略,在浴血沙场的生死博斗中,对冼夫人布局行兵佩服万分,更对其接济人民生活的礼遇感恩戴德。因基地集训人员退役后大都在冼村一带安置,故在冼夫人百年后,都深怀感念之心,为冼夫人拜祭节奠定了历史基础。

另一个原因是高流古墟的形成促成了这个节日的固定格式。没有任何记载能说明高流墟何时开始,如何形成,只有坊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的五月初四日,有一位神仙在高流河织竹器摆卖,他只有一条竹篾,却能织出无数竹箩、竹箕、竹席、竹椅以及其他竹制品,引得人们纷纷前来观看,人们买来竹器放在水中泡浸后使用,长期不会虫蛀。于是,由买卖竹器开始发展成经营其他物品,形成了一年一度的高流墟。高流墟总是人山人海,冼夫人在世时曾经在这一天把历朝皇帝赐赠给她的礼物拿出来向大众展示,目的是教化乡民尊君爱国,珍惜名誉,为建功立业创造政绩。由于这个缘故,冼夫人拜祭节确定在五月初四,也是为了让冼夫人的精神在阳春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节日这天,家家户户备办三牲酒礼,除了像往常年节那样敬侍天地神灵以及历代祖先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特点是拜祭冼夫人,他们通常由各条自然村把善款筹集起来,列榜公布,由回龙寺的庙祝首先在寺中祭罢诸神菩萨后,才把冼夫人的塑像安置在一辆特别的神轿上,由前后两人抬着走出寺门,醒狮队和八音队前呼后拥,按照先近后远或先远后近的行程,让冼夫人乘坐着轿子走遍高河的各个村寨,就像地方要员到乡下巡视一般警笛开路,车水马龙。浩浩荡荡的队伍所到之处,人们随缘施化,无论多寡,把香灯钱主动放入善款箱中,家家户户逐一出门焚香敬拜过冼夫人之后,拜祭队伍才把冼夫人神像送回寺中,重新安置敬奉。当天晚上,寺中膳房大排筵宴,村中代表济济一堂,互祝丰收在望,拜祭礼在一片喜庆声中落幕,结束这个人神共庆的美好节日。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abc.wm23.com/ltp1140900552

我的博客主页   http://blog.sina.com.cn/u/3065362503

我的微博主页   http://weibo.com/u/3065362503

梧桐子我为家乡代言!  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yangchun.html

天鹏元帅(2014-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