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二十五史.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列传所载有关马皇后其人其事颇详,选摘几则以飨读者。 出身贫贱 患难夫妻
马皇后幼年丧母,后来父亲马公又因杀人避仇远走并客死他乡,马氏幼年即拜郭子兴为义父。郭子兴只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故十分疼爱这个义女并教她读书识字。马氏长大后不但出落得端庄美丽,而且知书达理。朱元璋17岁也已父母双亡,他只得去皇觉寺当和尚,后来又沦落为四处化缘的叫花子和尚。朱元璋24岁那年扔掉托钵毅然投奔郭子兴农民起义军。由于他为人机警作战英勇,郭子兴便留他在身边当一个十夫长(相当于班长)。郭子兴的夫人见他相貌不凡为人忠厚,就和丈夫商议,将义女许配给朱元璋。
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妒忌这个外来户得宠于父亲,便设计陷害朱元璋。郭子兴听信了谗言将朱元璋关禁闭。郭子兴的儿子就吩咐厨子不许给他送饭,活活饿死他。马氏知道后就从厨房偷来几块刚烤熟的饼给丈夫送去。不料半路上遇见义母,义母见她慌慌张张就拉她到卧房里盘问,马氏哭诉原由后,义母解开她的上衣,只见义女胸前白嫩的肌肤已被烧饼烫起了水泡。她大为同情,便在郭子兴面前为朱元璋释嫌,使他重新获得信任。
力阻皇帝 草菅人命
草菅人命杀人如麻是专制时代封建帝王的家常便饭,也是专制体制的必然产物。马皇后却能经常在朱元璋耳旁提醒他“定天下不以杀人为本”、“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
救宋濂: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太子的老师宋濂的孙子也牵连在内。朱元璋就下令捕杀已经告老还乡的宋濂。马皇后知道此事后,命人摆了一桌素食请皇帝进膳。朱元璋觉得很奇怪,就问:今天为何要吃素?马皇后正色道:老百姓家请先生都能相敬始终,宋先生多年教导诸皇子,他已退休住在老家乡下,也许对他孙子的事并不知情,现在却要被处死,我得为他吃素祈福!朱元璋听后也觉得有道理,虽然掷了筷子离席而去,但终于改变主意,免宋先生一死,改判流放四川。
救沈万三: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便下令修建南京新城墙。新城墙共长48千米,城墙上可容4辆马车并排奔驰。朱元璋认为这样就可以保证他的子孙世代无忧了。此时,江南巨富沈万三向朱元璋主动提出愿赞助建城墙经费的三分之一,不允后又提出赞助劳军经费。朱元璋却认为一个小小百姓居然富可敌国,是国家不祥之兆,遂下令逮捕沈万三并要杀他。马皇后劝他道:刑罚是惩办不法之徒而不是惩办不祥之兆,所以杀沈万三是不合法度的。朱元璋接受了这番劝告,便改判沈万三流放云南。
敬贤礼士 广纳人才
朱元璋办太学培养人才,每年还亲自去太学参加祭孔典礼。有一回,他从太学回宫中,马皇后问道:太学里有多少学生?朱元璋说:有好几千吧。马皇后高兴地说:真是人才济济啊!这些学生都有俸禄供奉,他们的妻儿却依靠什么来度日呢?您还不如给他们的妻儿也发一份俸禄,使这些太学生免除后顾之忧。朱元璋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便下令建立“红板仓”,专门储存粮食供给太学生的家属。
明初的重要谋士刘基(伯温)、宋濂等人都是在马皇后的启示之下,朱元璋才屈尊纳贤求来的。
正因为马皇后对朱元璋初期政治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他就常对群臣赞誉她为唐朝长孙皇后式的人物,在她死后又立誓此后不再册封皇后,足见两人感情之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