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宜丰县黄岗乡境内五峰山净觉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时期,距今一千六百余年,宜丰的佛史资料概括起来这样叙述五峰山:“五峰山;归云,积翠、罗汉、月桂、拂岩也。山中有“净觉寺”。为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420--422年)御批敕建。唐 大中年间(847--859)高僧常观驻锡于此。常观禅师与黄檗山 临济始祖希运同是百丈寺怀海法师的高足弟子。出师后,一个在黄檗山开创临济宗风,一个在五峰山弘法托钵五峰。明末清初(1663--1714)临济三十二、三十六世孙煦杲照禅师,慈念等重振受挫临济于五峰山林,击鼓传灯,为世人留下撷桥飞瀑、摩崖石刻、卧佛碑林、匾牌莲座、香道幡经和历朝历代的满山诗文
在净觉寺的山门旧址前,这个1500余年前的“南北东西古道场”,褚墙黄瓦已经荡然无存。石碓、石磨、石墩、石钵、石缸散落在周边数里山中田里,青草顽石并不和谐地躺在一起,给人以错位的感觉。好在有一块两米来长、书有“净觉禅林”的石匾,给游人的意绪稍予安慰。据说,这石匾上的字是净觉寺住持、临济宗三十二世孙煦杲照的手笔。章法从容,气定神闲,与临济宗的机锋峻烈大相径庭,有史说煦杲照是位不抱怨、不执著、不认同世事的诗僧、画僧和书僧,他将禅学融入了文学和艺术之中。山上还有两座保留较好的古墓:一座是覆钵形的常观禅师墓,建于公元865年(唐咸通六年);一座是亭阁形的煦杲照大师墓,建于1663年(清康熙二年),应该说这是两座较高级别住持的坟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