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尖山游记

家乡区县: 广东省中山市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
上午爬过了大尖山,回来很想草创小文儿,聊以自慰。和朋友说了一嘴,他们莞尔一笑。浅浅淡淡,却有那么点味道。他们笑我痴,只是故意想练练笔罢了,大尖山哪有什么风景。但终究他们还是没有说什么。这恰是别有一番风味。
大尖山,我查了半天资料,也没查出来它的得名由来。若是名山大川,我是费不着这么左盼右顾。可若是名山,为之写传立说的也就趋之若鹜了。这种情形就好像,美人人人爱,老妪无人理。想想挺心酸,千人万人身前过,竟无一人爱怜说。岂不悲哉?感于斯,我更想写点什么了。
大尖山,我找不到它命名的由来,心里却多了几分想象。我好几次心里这么想过,尖尖的山,大尖山。大尖山,大大的尖。也许最初的过路人就是些乡间野夫,来此地,见此山,信口一句,啊,好尖的山,好大的尖尖。也许从此耳熟能详,方便记得,信口拈来,也就约定俗成了。没有什么雅兴,也没有什么慷慨蹉跎的刻骨铭心,就这么云淡风轻地口头传说,恍惚百年有余。无本无源,就是那般自自然然。劳动人民的传说,从来不需要堆砌般的粉饰。他们觉得那样不实在。是的,不实在。而就是这朴素,让每一个人觉得亲切。于是大尖山,这个带有浓重的民间意味的平民小山,我听过一次就记得了。
因为这种记得我又多了许多回忆。我想起了家乡的那些有意思的,带有泥土鲜味道的好地方。
饮马河,二道沟,二道河子,北大砬……
一个个说下去,却也觉得饶有兴趣。这么说着我似乎还能隔着时空,借着想象,看到这样一幅画面:
数九寒天,地冻欲裂。狗皮帽子,牛皮靴,魁梧汉子,逛大街。粗大着喘气,骂咧咧。念着老婆,骂着爹。晃晃荡荡,雾雾茫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汗成霜。
这样地想着,心里的棉絮实称了好多。是的,我感动于自然而然的生活。虽粗了点,却难得一个真。
这样想着,大尖山像少女的脸颊,粉红了可爱。
粉红了可爱,醉着了心。傻傻痴痴,最是煽情。
想着名字却忘了谈攀山。这个山呐,喜欢攀的,不放在眼里。瞧不起的,却也能累上你一把。你觉得大步一迈,上山顶,迈开了你才觉得,过了这庄又一村。真是淹死会水的,打死犟嘴的。累死你个迈腿的。哈哈哈哈,生活啊,真是乐趣无穷啊。
没放在眼里的这个大尖山,出了我浃背的汗啊。一级级,一阶阶,草色遥看近却无。不得已,半山腰间,歇歇脚。
站在半山,放眼这大中山。草草看完细细观。思来想去,怀古追远,感慨这地域变迁,嗟叹这莫测自然。
重重的岭来,道道的弯。云雾绕,风声啸。苍苍茫茫,一片一片。墨绿的树倒映着嫩绿的青葱。混沌的光,洒下灰尘般,朦胧了远处,遮障了这边。居高临下,空洞洞。那边的公路,向上爬,好像登天梯子,入地溪。墨绿的更墨,青葱的却不青。活脱脱,水墨山水。古者叹江山如画,哪知画的从来都是江山,没有江山,哪来的江山如画。
就这么望着望着,像退着走了千百年,曾经沧海为哪般?真不知这大尖山上几时辉煌与苍凉。
天地悠悠,我有此生。狂风吹乱我心,我凌乱在这苍茫之中。
站在山腰的巨石上,我也像古人一样,玩了把深沉酸楚:
穷居而野处
升高而望远
坐茂树以终日
濯清泉以自洁
古人的高雅若非现世的无奈也许高雅会弱几分。弃我去者,乱我心者,不可留。愁随水流去,安然入我心。本非我之乐,我欲何所求?那一刻,我想着了东坡老者。时至今日,我热爱着他的宽阔。
攀爬着山,我渐渐地无思无虑了。听听风的声音,看看山的美景。虽然垃圾也成堆,却也还是觉得轻松惬意。没有人觉得美的山,已经被太多人蹬了鼻子又上脸,但山就是山,他听着风,一声不吭。我还有什么说的呢。大尖山,是座好客的山。
汗出的差不多了,山顶快到了。我突然想起了那句广告词,在乎的不是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
攀山,览胜。当我缓步下山的一刻,我回头望了望刚刚坐过的那个山头。又看了看身边的朋友,我觉得他们很高大,又很渺小。在那山头眺望,连眼前脚下的路都细如鸡肠,我等又怎样呢?不得不的小,也有一定是的高。
人就是这样,有时高大,有时小,有时悲情,有时欢。大尖山,让我如是想,让我淡然又慌张。

Kalman.G(2014-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