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荆州之张居正街

家乡区县: 湖北省荆州区

张居正故居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古城东大门内。荆州古城一条以张居正命名的街巷由来已久,顾名思义张居正故居就在这条街道上。由于历史原因,其故居毁于战乱。后由荆州市重建张居正故居,并以其原有建筑景观布局。包括大学士府、九鸟苑、陈列馆、文化艺术碑廊、首辅论证群雕等。景点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据《湖北日报》报道,新落成的张居正故居包括仿明清四重院落、西花园、照壁、张文忠公祠、文昌阁、神龟池、捧日楼、纯忠堂、南门广场等景观。

还包括大学士府、九鸟苑、陈列馆、文化艺术碑廊、首辅论证群雕等。

鉴于其生前功绩卓著,墓筑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石碑高一丈四尺,镌刻有“明相太师太傅张文忠公之墓”,有石雕、香炉、蜡台,以供奉 祭祀他的在天之灵。

走道两侧有翁仲(石人)、石马及其它镇墓石兽, 距中心约半径15米处有垒筑之三米高土墙。相传,京剧《二进宫》的杨波便指的是他,因他小时候曾被父辈取名“杨波”。

张居正(1525年5月-1582年7月),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湖北江陵(即荆州)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被称为“宰相之杰”,也是史上颇富争议的宰相。据说张居正出生的前其曾祖父做了个梦:梦中一轮圆月落在水瓮里,照得四周—片光明,然后一只白龟从水中慢慢浮起。曾祖父认定白龟就是这小曾孙,于是信口给他取了个乳名“白圭”,希望他来日能够光宗耀祖。

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在数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张居正一向注意观察和思考社会现实中的诸多难题,悉心探究历代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他曾于隆庆二年(1568)向明穆宗上了一封《陈六事疏》,试图革除嘉靖以来的各种弊端。张居正提出的改革主张主要有“省议论”(禁绝空言,讲究实际)、“振纲纪”(整肃风纪,严明法律)、“重诏令”(令行禁止,提高效率)、“核名实”(严明考课,选拔人才)、“固邦本”(轻徭薄赋,安抚民众)和“饬武备”(训练军队,严守边防)等。虽然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主张还未能付诸实施,但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出张居正改革的最初蓝本,可以说,这是张居正全面改革的前奏。

wm23VVWYNNUJ(2014-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