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经济

家乡区县: 陕西省神木县

榆林市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陕西的“第一发动机”,常年经济增速维持在20%以上的榆林,一季度的经济增速首次降到了个位数——8.5%。这一数字不仅远低于其往年增速,甚至低于陕西省的平均增速。而陕北的另一个能源大市延安,经济增速则直线滑落到5.5%,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

能源经济是陕北的支柱,而现在,煤矿正在大面积停产。榆林市发改委关于榆林市一季度经济运行的分析报告称,目前全市工业企业已停产175户,其中煤矿停产93户,工业企业整体停产面达26%。在产煤大县神木,全县99处地方煤矿,一季度只有7家在生产。

停产

“真正停产的,可能还不止这个数字和比例。”张东说。

张东拥有榆林市几处煤矿的股权。在当地,很多人投资煤矿,定期获得股东红利,但他们不出现在台前,而是重金聘请一些人在幕前担任煤矿的“老板”。

这一周本来是分红利的日子,如他所预期,没有钱送来。

那一天中午,张东约了另一位“隐形”煤老板吃饭,聊起彼此企业的经营现状,都是叹息——政府一直催着企业生产,但现在挖1吨块煤只能赚三四十块钱,毛利还不到10%,煤矿何苦开工?

据榆林市发改委的统计,一季度,榆林市地方煤矿停产面已经达到了46%,而据张东和同业们的交流,榆林市实际停工的煤矿,远远不止这个数字,“一部分是公开停产,更多的煤矿在借机进行整顿、基建、整合,实际上也根本没有进行生产经营,还有一些即使在生产,也大幅降低了产能,比如井口规划每天3000吨的产量,现在只生产300吨。”

神木县的数字也证实了张东的说法。据统计,产煤大县神木全县99处地方煤矿一季度有42处停产,这个数字接近榆林市46%的比例数字,但实际上,剩余的煤矿中有多达50处在做基建,真正开工生产的,仅有7处。

下游需求的低迷和进口煤炭的冲击,让煤价一跌再跌,这让煤老板们失去了继续生产的动力。率先停下来的,是张东这样的民营煤矿。前述榆林市发改委报告说,“在煤炭产能过剩、进口煤大幅增加、南方水电陆续投产、雾霾天气对燃煤的限制以及煤炭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周转困难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原煤市场低迷的状态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

这份报告说,“随着进口煤量再创历史新高,一季度累计进口煤炭8000万吨,同比增长30.1%;我市每吨面煤和块煤的平均价只有350元和460元,同比分别下降170元和180元。”

而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能源下游产品价格都在下跌——“与去年年底相比,每吨兰炭价格下降50元、聚氯乙烯下降200元、玻璃下降8元、甲醇下降100元、烧碱下降200元、铁合金下降2000元,去年以来市场较好的金属镁、煤焦油等产品的价格也分别下降了1000元、400元”。“煤矿不同于制造业企业,在微利薄利状态下可以继续保持生产,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张东说,“煤矿经营者的逻辑是:我的煤矿储量是固定的,我现在生产,便宜卖了,卖一点,我的矿就少一点,以后价格涨回来怎么办?”

大量的民营煤老板都遣散了自己煤矿的车队和工人,与张东相熟的另一位煤老板白志浩说,“我的矿上以前有400人,可现在,我连40个人都不需要。我不可能白养着他们。”

观望

比煤矿停产更严峻的事实是,企业家们投资的信心在下滑。“大家都在观望,相信煤价,或者其他下游产品的价格会回暖,但没有人知道何时会回暖,”白志浩说,“所以只能先这么等着,走一步,看一步。”

经济下滑让地方政府急于催促这些企业开工——无论是已建成项目的开工,还是新投资项目的尽快建设。4月底,延安市发改委成立了10个督查组,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督查。仅仅几天后,延安市发改委再次会同财政局、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等部门召开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服务会,并对有关事项要求相关职能部门限时办结。

一位不愿具名的陕西省属国企高管说,“这几天市政府又要开保增长的会议,要求我们必须参加,但坦白说,我们企业的情况也很差,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市场没有需求,我们也没有办法,谁都没有办法。”

延安市发改委的分析报告说,重点项目开工不足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一是受气温和有效施工期影响,大部分工程处于进场备料阶段;二是资金落实不到位,项目建设资金缺乏,对新开工项目带来影响;三是部分项目前期进展缓慢,审批环节多、周期长,项目“接续”不足。

榆林市发改委的统计则显示,今年一季度榆林全市施工项目个数和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双双下降,施工项目只有168个,同比下降27.3%;新开工项目只有6个,同比下降53.8%,这导致占80%的二产投资增速回落了3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速回落41个百分点,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54.2%。

在最为地方政府重视的重点投资项目上,情况更不乐观,同时,统计显示,一季度榆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8亿元,仅占年度计划700亿元的5.1%。

白志浩说,“一方面,大家现在都没有信心,短期内看不到行业回暖的前景,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动力去投资;另一方面,大家目前的资金都比较困难,过去大家确实赚了不少钱,但一般都在北京、海南、西安买了房子,真正手头的现金也不会有多少。”“最关键的是,陕北过去的民企融资,基本上都是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的,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量钱庄、担保公司的资金链出现断裂,影响到了非常多的人,现在这个市场整体的规模大大缩小,几乎很难融到钱了。”他说。

xiaokang(2014-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