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城市名片
看过钱五个后 这是后面五个 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六、现代城市人工水系——民心河
民心河,是20世纪石家庄历史上最大的现代城市人工水系工程,是城市景观环境、园林艺术、生态文明与人文精神结合的综合性工程。
民心河于1997年9月29日开工,1999年10月1日全面竣工。共开挖五条人工河道,总长度56.9公里,水面平均宽度20米,水面总面积249.66万平方米。沿河新建和整修22座公园、游园,增加绿地140万平方米,平均每位石家庄人增加绿地3平方米。民心河的建成,实现了这座城市河渠入市的百年梦想。2001年民心河获得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民心河已经成为石家庄现代城市生态与人文环境结合的范例。
七、华北商埠·南三条、新华集贸市场
(1)南三条
南三条小商品市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省会石家庄这个华北商埠中的灿烂亮点。她地处石家庄市中心商业繁华区,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小胡同、小地摊、大布棚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型专业商城。三十多年来,南三条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特别是1998年开始的升级改造,使这个市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已经属于全国一流。现在,该市场占地800亩,营业面积75万平方米,拥有太和文化礼品城、新源发商贸城、建国食品城、东方文化商品市场、华北箱包城等25座大型专业商城,经营商品包括针织、百货、食品、日化、五金、鞋类、箱包、玩具、图书、工艺饰品、文化体育等十二大行市,近百万个花色品种,商品辐射西北、东北、华北等广大地区。南三条市场已经荣获 “全国百强工业品交易市场第二名”、“全国三大工业品交易市场”、“中国(首选)十佳工业品专业市场”、“全国十大商品交易市场”、“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最具影响力奖”等多项国家级殊荣。
(2)新华集贸市场
石家庄新华集贸中心市场天天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是省会经济繁荣的缩影。无论见过多大世面的人,都会被这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得眼花缭乱。她和南三条在大石桥东西两侧,如同一对光彩照人的姐妹扮靓了石家庄,也构成了华北商埠的核心。
石家庄新华集贸中心市场,是以经营纺织服装和电子信息两大类商品为主体的超大型专业批发市场集群。由18个分市场组成,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经营面积80万平方米,经营铺位1.5万余个,花色品种数百万个,日客流量达20万人次,年成交总额达300多亿元,所以被誉为“全国最大的服装集散地”、“中国北方单体最大的电子交易市场”。自1991年以来,始终是全国十大市场之一,并先后中荣获“全国文明诚信市场”、“中国十强文明市场”、“中国五星级商品交易市场”、“中国商业信用企业”、“中国品牌市场基地”、“全国百强工业品交易市场”等荣誉称号。
八、中国药都·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石家庄是一座铁道拉来的新兴工业城市。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华北制药厂就落户到石家庄。石家庄的医药产业,已经驰名全国。特别是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建成,使我市有足够的理由称为“中国药都”。
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后来居上,以其独有的魅力、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展示省会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对外交流的平台。 这个基地是经国家发改委认定全国最早的三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也是省会五大生物基地之首。基地所在的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美国ADM、日本日绵株式会社等世界500强参股企业6家,华药、石药、四药等上市企业6家,形成了以大项目、外资项目为支撑,以生物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涵盖了生物药、医药中间体、中成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众多门类,华药倍达、四药、石药恩必普等多个项目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品牌影响力位居国内同行业之首。目前正在全力加快华药工业园、石药工业园的建设。
九、八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1)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起源于明清时代,被中国舞蹈界权威评定为最具有河北特色的舞蹈之一。拉花表演的显著特色是“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具有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拉花的音乐,既有河北吹歌韵味,又有寺庙音乐、宫廷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靡、华而不浮、悲而不泣,与拉花舞蹈动作浑然一体。1957年,井陉县拉花艺术队出席全国第二届民间艺术节获得成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半个世纪以来,多次获得全国金奖,名播海外。2006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耿村民间故事
耿村是藁城市常安镇一个普通村庄。该村现有1200人,耕地1300亩。相传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义父埋藏于此而得名,但文物部门考察它本 是汉代古村。自1987年以来,先后发现村中会讲故事者220余人,被命名为大中型故事家者67人,故事家庭5个,是全国罕见的口头文学群体村落。先后记录整理该村民间故事8000余篇,约850余万字,出版了《耿村故事百家》、《耿村民间文化大观》、《耿村一千零一夜》等作品集,显示出该村故事内容极为丰富,颇有可读性和学术研究价值。1991年5月,召开了中国耿村国际学术会议,称耿村文化现象是“世界第一”、“中国故事第一村”。 2006年6月,耿村故事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3)石家庄丝弦
石家庄丝弦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调、小鼓腔、罗罗腔、女儿腔等,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而来,是河北特有的古老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的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流行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山西中北部。其传统剧目有500余出。既有生活小戏,也有袍带大戏。《空印盒》、《白罗衫》、《小二姐做梦》、《生死牌》等是其代表性剧目。石家庄丝弦唱腔独特,它真声唱字,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级下行,从而激越悠扬,慷慨奔放。它的音乐分官腔、越调两大部分,乐器主要有板胡、曲笛和笙等,演员角色分生、旦、净、丑诸行当。它是燕赵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周恩来总理生前四次观看石家庄丝弦演出,并为之题了词。现在,石家庄丝弦已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4)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因为正定在历史上为常山郡而得名。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雏形,到明代则盛行于民间。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锣鼓表演艺术。表演时少则几十人,多者可几百人。套路多样,品种丰富,曲牌繁多,共有9系72套。其表演方式为边击乐边舞蹈,鼓手腾挪跳跃,鼓钹上下翻飞,造型丰富,技术精湛,气势雄浑,舞姿优美,主要适合于广场表演。1991年,常山战鼓出席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大获成功,后来又参加2000年澳门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表演活动。现在已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5)藁城宫灯
在天安门城楼和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等高档建筑物上都会看到大红宫灯,这便是我们藁城市屯头村民制作的宫灯。相传宫灯艺术产生于清朝初年,由一个张姓绸缎商为吸引顾客制造悬挂红灯笼引起群众喜爱,后来便把绸缎店改为灯笼店,并一代代传承下来。并曾经向皇宫进贡,从而称为宫灯。现在灯的品种很多,有圆型大红宫灯,也有长型和各种异型灯,近年藁城宫灯厂设计制造出了龙灯、龙凤灯、走马灯。屯头村已成为宫灯制造专业村,号称“大江南北第一村”。2008年,藁城宫灯已成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6)晋州官伞
官伞本来是古代统治者为炫耀权威、地位而设的仪仗之一。晋州官伞发源于晋州故城、城关一带,以舞者持伞表演而得名。它的基本动作是蹍、拧、夹、转,表演时能够形成和谐完美的艺术统一。官伞表演时组成小组,每组由二至三个角色组成。如果二人一组,则男执伞,女执扇和手绢。三人组则一男二女,形成一伞二扇。晋州官伞曾经处于濒危阶段,在该市文化部门的努力下进行了长期挖掘,形成了河北独特的舞蹈艺术品种,先后在全国舞蹈大赛中多次获奖。现在已是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7)无极剪纸
无极剪纸发源于明末清初,风格上受山西和天津杨柳青年画的影响,后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剪纸艺术。它是单色剪纸,其形式多样、造型丰富、题材广泛、古朴大方,纯真完美、妙趣横生。近年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时代的色彩。所剪图案有传统和龙凤呈祥、喜鹊登梅等,还有大量表现历史人物、现实农民生活的新作。其代表性剪纸艺人是杨素苗,她曾参加本省和北京多次美展,多幅作品被送往日本展出,受到日本人的赞扬。现在又涌现出牛士民等年轻剪纸艺人,剪出了许多精美新作品。现在无极剪纸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8)辛集农民画
辛集农民画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其技法独特,不拘一格,不讲透视,不循比例,题材丰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构思奇巧,着色大胆,用笔无忌,色彩凝重艳丽,色调野柔相济,是吸收了民间剪纸、吊挂、汉瓦雕刻、民间印染和地方戏曲等营养内涵而融于画中,所以有稚拙纯朴、雅俗共存的独特风格。辛集市原为束鹿县,曾有“诗洋画海金束鹿”的美称,农民画是其中一项。1987年2月,辛集农民画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又到德国、奥地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1988年,辛集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现在,辛集农民画代表人物有耿世雄等人。此画种已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网络营销大赛能力秀 刘佳伟 主页:http://abc.wm23.com/ok330924050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278458647/home?wvr=5&lf=reg
博客主页:佳伟观点发布会 http://blog.sina.com.cn/mobile1278458647
梧桐子 看家乡 > 河北省 > 桥东区 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shijiazhuangqiaodong.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