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米
中国五大优质米之一。注册商标为“步牛氏”,主要品种有太子 太子米
玉竹、太子玉玻、太子玉晶、太子玉馨。“太子米”产于邹岗镇牛迹山一带。由于该地土壤含铁量高,水源充足,所产稻米质优、色美、味好。相传唐高祖李渊南巡经过此地,品尝该地所产大米后赞不绝口,即下旨将该米列为皇朝贡米,皇太子尤为喜爱,成为太子主食,遂得名“太子米”。该米通过浙江农学院核能源研究所培植原种,经过不断改良换代,形成独具特色的优良品。颗粒均匀,晶莹透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钙、铁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特别是被誉为人体“生命之花”的锌元素高于其它普通大米的3~5倍。“太子米”1991年被评为全国“五大优质米”之一,1993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良产品”,1994年荣获“全国农副产品博览会银质奖”,1997年获“全国第三届农产品博览会地方名牌产品证书”。
凤凰山茶
凤凰茶
位于孝昌县城东45米处的凤凰山,属大别山余脉,山上巨石形似凤凰,凤凰山因此而得名。这里平均海拔500余米,年降水量1100—1200毫米,年均气温15.4℃,无霜期244天。凤凰山上有双峰尖、古城庵、园明寺和西冲水库四处景区。
相传明太子朱棣路过此处,见群峰挺拔,苍山青翠,林木葱郁,双峰尖旁有一个清泉,泉水清冽甘甜,而每当暴雨骤至,双峰间便飞溅一道三四丈的瀑布,畅游月余,留连忘返,士农奉茶,用清泉烹煮,朱棣更觉清香扑鼻,回味无穷,明太子欣喜之余,便在双峰尖旁建双峰庙,在双峰尖脚下修园明寺。
尖峰春剑主产区就在双峰尖九岭十八坡上,毗邻的双峰山风景区、观音湖也有少量品质上乘的龙井茶,这里茶树经过多年的品种更新改造,80%的茶树为福鼎大白茶种,面积达2000亩,年产尖峰春剑10吨以上。[19]
双峰云雾茶
产于孝感双峰山。这里群山环抱,岗峦起伏,溪涧纵横,泉水潺潺,气候温和,空气湿度大,土壤肥沃,是茶树生长的良好环境。双峰云雾茶属半烘青绿茶。该茶于清明、谷雨采摘,选用一等二叶初展的嫩芽为原料,经过摊青、杀青、揉捻、初炒、复烘而成。经省有关部门鉴评,孝感云雾茶条索匀细,微卷曲,有锋苗,色泽翠绿油润,白毫显露。
大悟山药材
大悟山主峰海拔813米,平均海拔788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常年日照2100小时以上,平均气温16℃,无霜期300天左右。大悟山山场面积1.5万亩,其中大悟山药材基地10500亩,以苍术、杜仲、红栀子、银杏、黄柏、枣皮等10多个品种为主,尤其是苍术。[20]
小悟银杏
银杏树是一种珍贵的落叶乔木。西汉以前叫“枰”,自晋至唐成“平仲”,宋代始称“银杏”,因其形似杏而核白,明代则叫“白果”。又因生长期长,公公栽植,孙子受益,故称“公孙树”。银杏树是银杏类植物中惟一幸存的遗树种,历经古冰川运动后,仅存于中国,被誉为“活化石”,属国家级保护树种。
小悟乡是孝昌县银杏的主产区。据统计,全乡共有银杏树约3.6万株,其中数龄在500年以上的有5株,树龄在100年至500年之间的有94株,20年至100年之间的300株,20年以下约3.55万株。小悟银杏树龄50年以上的主要分布在界岭、大悟、胡庙、项庙、会亭等村,树龄最大的一株则在石堰村刘家冲,胸径3.5米,树高16米,树龄至少在600年以上。[21]
小悟板栗
小悟乡有山场14.7万亩,人均山场面积4.5亩,根据板栗易成活、好管理、生长快、受益早的特点,把漫山遍野的毛栗,用科学嫁接的方法,嫁接成板栗,现已成为倍受山民青睐的种植经营项目之一。小悟板栗含淀粉、蛋白质多。全乡板栗总面积达到5万亩,已受益4.2万亩,仅此一项人均每年增收近10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板栗专业乡”。[22]
小悟珍珠菜
珍珠菜,又名珍珠花,多年生灌木树种,暮春发芽,芽端缀白色花蕾,细小,繁密,形圆如珍珠,故称珍珠菜(珍珠花)。据清《孝感县志》载,珍珠菜“产山中,成树,白花。花未开时,采之如珠颗。”珍珠菜过去多为山间野生,产量小,故很稀有。营养专家研究发现,珍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钾、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营养元素,具有和脾健胃,清热明目,降压利尿,解毒等功效,尤宜于有高血压、肥胖症的人食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