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民俗文化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长安区

石家庄市民俗文化

石家庄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习俗在原始社会就形成了它的萌芽。我们这一带,在历史上曾属于夏禹时九州之一的冀州,是商族的发祥地;后来曾属中山国,为燕南赵北。历朝历代的民间风俗在这里形成了很厚的文化积淀,许多习俗还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风俗也在不断产生。当今社会主义时代的新风新俗和老风旧俗,共同形成了今天城乡风俗的文化生态。

(一)民间饮食文化
石家庄一带的饮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但主要是面食文化和酒文化。
(1)面食方面
东北有三大宝,保定有三大宝,石家庄也有三大宝。有的说,石家庄三大宝是修鞋、烧饼、烤山药(红薯),也有的说是烧饼、扒糕、烤山药。烧饼主要是长方形钢炉白面烧饼,在晋州、深泽一带也有圆形锅烙烧饼。在赵县有一种历史悠久的驴油小烧饼。这都是人民群众很喜欢的烤烙面食。扒糕则是荞麦面为主要原料做成的糕状食品,切碎拌蒜可凉食。烤山药,则是未经加工的烤制食品,在石家庄一带也已经历史悠久。
白面馍馍是民间最普通的食品。它由巧妇做成小猪、小羊、小牛、小狗、小猴、小鸡、小鸭以及小刺猬、莲花等各种形状,可以做为民间供品、观赏品,也可食用。有的用木头刻成馒头模,用它做成的馍馍就会有各种图案,也很受大人孩子喜爱。各种馍馍,还可以在结婚、丧葬礼仪中亮相。
藁城宫面已经很有影响。面条、烙饼、油条(炸麻糖)等食品也是民间极为常见的。其中,藁城耿村的麻糖、饸饹、油酥饼是很有影响的。每逢集日,它们是赶集人的主要食物。有的去耿村赶集,就是为了去解一解馋。

(2)酒文化
石家庄一带,在商代时就有了酒的酿造。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遗址出土的酒就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现在,石家庄市有自己的酒厂,藁城、无极、晋州、元氏等仍有烧酒的习俗,而且有宫酒、耿王酒、龙图醉、魏征酒、宋曹大曲等较有特点和影响的品种。在无极,现在仍有200多个民间家庭经营烧锅。魏征酒,是晋州人根据魏征传说造成的白酒。宫酒和耿王酒,是藁城人和耿村人根据耿村关于清代乾隆的传说、元末明初耿王试造的白酒新品种。宫酒已经打开市场,销路尚好。栾城县自古就有羊羔酒,现在仍在酿造销售。

饮酒之风自古有之,今天在各县市仍普遍存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古时更盛。一是企业界在业务往来中酒席不断,二是民间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中摆酒很多,三是乡镇和村干部之间吃饭饮酒也很多。在我市城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存有一些白酒、啤酒和色酒。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各种招待服务设施也多了,酒品成为日常生活中送往迎来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在人们的心理上,稍有一个场合,如果没有酒则会显得有些寒酸。

除此之外,还有锅贴饼子、大锅菜和饮茶习俗等。过去曾经认为十分粗俗的饮食,现在也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中高档饭店的必备之品。作为一种饮食传统,粗粮细做,受到了现代人欢迎,可以让人一饱口福。南北大菜,现在已经在市区和各县城屡见不鲜,但真正在人们心目中有根基的还是地方风俗饮食。

(二)民间服饰文化
穿着打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服饰出现,有时会形成一股社会风尚。我们这一带的服饰文化,主要是女性服饰和儿童服饰值得介绍。
(1)女性服装
早在清末民初,妇女穿扮主要是受满族影响的旗袍、裤褂和三寸金莲小鞋。但在农村,穿旗袍的一直很少,因为生产劳动极不方便。后来演变为较为肥大的裤褂,多为大红大绿和蓝黑色,根据年龄不同而有所变化。皆有头饰,多为簪、卡和纂网,未出嫁时和结婚时要戴绢花、绒花等。后渐渐略去,或被新的简洁头饰所取代。“文革”以来曾时兴绿军装,青年女子也不爱红装爱武装。八十年代以来,服装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各种面料、款式服装每年都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男人在民国以后流行过中山服,现在整个中国普遍流行西服、夹克,而且长盛不衰,这是中国服装的一场革命。穿用西服或在西服基础上进行款式改革已经是市场化的商业现象。九十年代以来,女性衣饰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是喜新厌旧、常换常新,追求个性,追求时尚,追求简洁,不再本色化,穿牛仔装已经很习惯,秋冬穿裙的也在增多。男人的服装相对变化较慢,很多中老年人的穿扮仍然是三年一贯制,甚至是十年一贯制。
(2)儿童服装
大概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孩子的衣服、装饰进行过绞尽脑汁的研究和探索,成为服饰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过程。我们这一带的儿童服装,在清末民初是满族化的,主要是小袍子、小帽壳,同时也出现过很多具有地方特点的传统样式。一是婴儿过满月或百日,亲戚长辈要为孩子挂长命锁。有的是铜制品,刻有龙凤虎狮等吉祥图案,大量的是用铜钱和彩线编成长串为长命锁,现在有的用镍币编织而成。二是凤头虎尾帽,绣制极为精美,成为母亲和奶奶针线手艺的一大展示。三是颈上袼拉、胸前护巾,用以防止孩子吃饭弄脏衣裳,其绣制也比较精美,多有各种花鸟图案。四是红兜肚,一般都要绣有蛇、蝎等“五毒”动物形象,相传以此解除五毒,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五是虎头鞋,现在仍然可见。现在服装商品化了,许多儿童服饰有了更多的款式,但部分农村和市民仍然用很传统的服饰打扮自己的孩子,也很有文化味道。

梧桐子 看家乡 > 河北省 > 桥东区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shijiazhuangqiaodong.html

网络营销大赛能力秀 刘佳伟 主页:http://abc.wm23.com/ok330924050

 

佳伟(2014-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