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美景之金山古松

家乡区县: 潮州市湘桥区

 金山屹立于城北韩江之滨,高约金黄四十余米,状如覆釜,为潮州古城后枕,与西面的葫芦山,东面的笔架山形成潮城的三面屏障。
金山古松,原名马丘松翠。因宋末摧锋寨正将马发,率领潮州人民奋起抗击元兵侵潮,后元将收买南门巡检黄虎子为内应,攻陷潮州城,马发“收残率百余人入保子城(即金山)。度不可为,令妻子自缢死,发自鸩”,满门殉节,全城人民在元兵屠城过程中几遭杀尽。后人为纪念马发和潮州人民抗元,在金山上修筑马发墓,并植苍松翠柏,以喻高风亮节。郑兰枝有诗赞道:
金山北枕起高峰,万古凝荫一棵松。
矗矗凌云悬百尺,青青耐雪度三冬。
风亭积翠飞层堞,虎石吹涛逐晚钟。
长峙海邦标劲节,满林秋色入望浓。

“金山古松抗元英雄马发”的传说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元兵破汀关、逼梅岭,在攻下漳州后,将至潮州。潮州知府叶侯闻风弃印逃走,于是群盗蜂起蚁聚,州城四邻民众也纷纷建栅设垒以求自卫。正在这样一种纷乱局势之下,马发毅然率领摧锋军由州北入卫潮州城,主持军政事务。宋帝闻悉后派安抚使方兴,抵潮慰谕潮州摧锋寨正将军马发,“着摄州事,称安抚使”。马发率众坚守潮城,元兵屡攻不下,只为暂退,转攻它处,翌年正月,元参知政事、江西都元帅塔出自广州派遣唆都和蒙古歹统军东征,在叛将陈懿(陈家五虎将之首)的带领配合下,又将潮城围困。元兵塞堑填濠、造云梯、鹅车等,攻具自出,日夜急攻,终因马发用计“潜遣人焚之”,他的指挥得当和士气高昂、英勇善战,使能征战贯的唆都也没可奈何。唆都因久攻不下,不得不使用重赏之策,他对元军下令说:“有能先登城者拜爵,已仕者增秩”。但潮城仍屹然不动。至二月底,元军中的乌古孙泽看清潮城久攻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外有很多义兵策应。于是分兵攻破周边营垒,遣散义兵。潮城遂孤绝援、难以持久。二月廿九日,南门巡检黄虎子见大势已去,将降书系于箭上射出,与陈五虎通谋,约定晚上,大开南门,接应元兵。同时,元军悍将兀良哈尔也从浮桥东门率先登城,马发率军民死守月余的潮城陷落。这是宋溃亡后落入元兵手中的最后一座州城。元兵入城后,为报久攻不下之仇,“焚民室庐,城中居民无噍类”。而通敌分子黄虎子也为陈五虎所杀。马发决心拼一死战,率领残兵100多人退守金山前的子城。又浴血奋战了三夜三日,士兵死战殆尽,马发遂令妻妾家小皆缢死,然后自己饮下鸠酒,全家13人壮烈殉国。事后潮人把他一家尸骨收葬于金山,墓碑书“宋摧锋寨马公阖宅全书墓。”这就是闻名的金山马公坟。后人又于墓旁栽种青松、古榕,松叶茂盛,四季常青,人称“马丘松翠”后又改为“金山古松”,成为潮州最具人文气势的八景之一。元朝至正七年(1347年)广东廉访使周伯琦莅潮,应潮人之请,发奏应立祠于金山南麓,并亲自撰写了祭文和《宋死节臣马侯祠记》。明嘉靖十三年(1537年),潮人追奉马发为“金山圣王”,并于金山巷口建“忠节坊”,坊额为揭阳黄一道题书,坊几经修重至今尚在,成为府城唯一幸存的一处碑坊,也是金山沧桑史迹的见证。

我的新浪博客上附有一些精选图片,欢迎关注观看http://blog.sina.com.cn/u/1928752721
我的微博,欢迎互粉 http://weibo.com/wangjihuang/home?wvr=5&lf=reg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mask33
我的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62214373.html

 

David(2014-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