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完成地--穹窿山

家乡区县: 江苏省吴中区

苏州穹窿山景区,地处姑苏西部,为苏州第一名山,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素有“吴中之巅”之称。 此山气势雄伟,地域宽阔,苍松翠竹,山色秀美,如入仙境,历史悠长,人文景观丰富,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山。

经学术界考证,穹窿山为当年孙武子的隐居地,孙武在此完成了其传世之作——《孙子兵法》。这里相继建成了孙武苑,《孙子兵法》全文碑、兵圣堂、碑廊、中日友好樱花林石碑等。

穹窿山景区为苏州第一名山,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素有“吴中之巅”之称。

穹窿山不但气势雄伟,而且风光旖旎,偶尔它雾巅相连,漂缈似烟,若隐若现,犹如一名含羞答答的少女,睛朗天山姿巍然屹立,郁郁葱葱,犹如一群力拔山河气盖世的勇士。正是"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田云睛朗,云共山高下"。

穹窿山山道蜿蜒盘旋,曲折伸向山巅,郁苍山巅,密密丛丛,云高气爽。如果你翻山去南坡,眺望太湖风光,却是湖光浩瀚,渔帆点点,七十二峰犹如出没云际一般,美不胜收

清帝乾隆六次临山,留下无数鲜为人知的轶事;西汉大臣朱买臣,曾在此砍柴、读书;抗金名将韩世忠与部下相聚于穹窿山赏月。全长12公里的盘山公路可直达山顶,贯穿各个景点。

苏州的穹窿山名气并不大。在雾气弥漫的山中,记者沿着砖石小道,在密林深处踏上约一百九十级台阶,拐了数十个弯,才找到了孙武的隐居地、《孙子兵法》的诞生地——孙武苑。

蜀冈圣喜摄
孙武苑在天然次生森林茅蓬坞中,紧挨名臣朱买臣读书台。走进孙武苑,仿佛置身谷中之谷,林中之林,宛如来到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藏身之处。记者不禁感叹,无怪乎孙武
能写出天下第一兵书《孙子兵法》,他的隐居地充满了智谋和神机的色彩。
出了孙武苑,从右边石梯拾级而上,是孙武苑碑院,正面是十多米长的《孙子兵法》碑文,三面的碑文大都为名人的手书,上面抄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孙武军事名言。
记者来到兵圣堂,但见堂前各有两个军事塔楼一般的建筑,中间有一座孙武的青铜塑像,左手持笔,右手托腮,目光炯炯,遥视前方,正襟危坐构思兵书,眉宇间透着一股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略家气概。

蜀冈圣喜摄
进入兵圣堂,里面陈列有《孙子兵法》各种中外文版,最珍贵的要数丝绸版了,据说此书在海外供不应求。堂中有一幅很大的《孙子兵法》的红木雕刻,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据《吴县志》记载,孙武因战乱避奔吴国,在穹窿山结草建庐,写下了惊世之作——《孙子兵法》。当时吴王阖闾欲图霸业,伍子胥向吴王荐孙武,公元前五0六年,孙武与伍子胥一起以三万之兵打败了楚国二十万之众,足见孙武的军事才能。
孙武的《孙子兵法》旧传本十三篇,流传至今有近六千字,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书,比欧洲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早二千三百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此书列入中国代表作品翻译丛书,已译成英、日、俄等二十多种语言文字,日本推崇它为“东方兵学的鼻祖”、“兵书圣典”、“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苏州吴中区政府有关人士介绍说,第五届《孙子兵法》研究会曾在这里举行,来自中、美、日、法、俄以及香港、台湾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六十名世界著名孙子研究专家考察了穹窿山。

过去式心殇(2014-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