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第八中学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滨北路46号,是一所城市普通高级中学。天水市第八中学始建于1980年,原名天水县第二中学,1986年更名为天水市第八中学。学校占地23679平方米,现有教学楼2栋,科技实验楼1栋,装配有校园网、多功能厅、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电子白板教室,是一所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的标注化高级中学。建校32年来,天水市第八中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高等学校输送了5000多名优秀新生,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合格劳动者。 现任的领导班子有:熊登峰,曹澜涛,林岚,王宝禄等现有教职工171名,学生1656名,教学班29个。中教高级职称27人,中教一级职称69人,中教二级职称64人,未评2人,高级技工3人,中级技工6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天水市高中教学质量优胜学校、天水市文明单位、天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天水市中学生运动会总分第一名、麦积区十佳学校、麦积区高考成绩优胜学校。2011年学校高考二本上线60多人,其中文科30多人,理科30多人。2008年5.12大地震后,学校原1号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办公楼都成为危房(面积4721平方米),学校操场全部搭建了活动板房。目前学校最突出的问题是校园狭小,师生无活动场地,寄宿生无法在校内住宿。
2009年根据《天水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将学校北边的“三角地”规划为学校教育用地,现已办理了选址意见书和用地规划许可证,学校将按规划新建学生宿舍楼、办公楼、学生食堂、厕所,重修学校大门、操场。学校扩建后校园占地面积51.8亩,可设60个教学班,容纳3000名学生。
2009年上级部门为学校立项新建一栋教学楼,属中德财政捐赠项目,2009年4月完成初步设计,2009年4月完成地勘工作,2010年3月完成了施工图的国内审查,2010年5月完成初步设计德方审定,2010年6月办理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目前已拆除原1号教学楼,待完成工程招标后将动工兴建。项目至今未启动的原因是对工程设计德方审定程序复杂、要求严格,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经过多次修订,于2010年7月20日省财政厅发布招标公告,8月18日开标,预计8月底开工。
近年来,天水市第八中学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正在向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目标迈进。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校园面积极度狭小。学校东、南、西都无法扩充发展,仅西北面有一块地皮,约11234㎡左右,是原麦积区水电局仓库用地,现已废弃,与我校相连,也是我校发展唯一的一块宝地,2009年经我校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校园南侧两栋城建居民楼占地约1334㎡,《天水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已将该地列入我校发展用地,但因拆迁难度大、资金困难等原因,规划用地很难变成现实用地。
2.师生无活动场地。5.12大地震后,原初中教学楼成为危房拆除,学生宿舍楼、教师办公楼也变成危房。学校操场全部搭建了活动板房,共计搭建学生宿舍10排83间,教室4排20个,建筑面积8030平方米。由于活动板房安装在学校操场,学校操场被全部占用,2000多名师生没有活动场地,学生集会、课间操、体育课都无法进行,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给学校管理造成极大困难。。
3.学生住宿非常紧张。在校外寄宿生数额较大,需要住校的学生约1300多人,而校内由80年代初修建的三层教学楼改造而成的宿舍楼最多能住288人(现已停用),寄宿生太多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麻烦,急需新建学生公寓楼二栋;
4.学校大门、学生食堂、学校厕所均不适应现有高中学校的规模,严重制约学校发展。学校校门狭小,不能满足在短时间内学生疏散的需要,放学后需30分钟左右学生才能全部离校。学生食堂仅20多平方米,由学校旧有的小平房改建,难于满足住校学生就餐的需要;学校厕所窄小、陈旧、蹲位极少,学生厕所男女各28个蹲位,是80年代初建的,现已是危房,需及时新建改造。
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校园面积极度狭小。学校东、南、西都无法扩充发展,仅西北面有一块地皮,约11234㎡左右,是原麦积区水电局仓库用地,现已废弃,与我校相连,也是我校发展唯一的一块宝地,2009年经我校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校园南侧两栋城建居民楼占地约1334㎡,《天水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已将该地列入我校发展用地,但因拆迁难度大、资金困难等原因,规划用地很难变成现实用地。
2.师生无活动场地。5.12大地震后, 原初中教学楼成为危房拆除,学生宿舍楼、教师办公楼也变成危房。学校操场全部搭建了活动板房,共计搭建学生宿舍10排83间,教室4排20个,建筑面积8030平方米。由于活动板房安装在学校操场,学校操场被全部占用,2000多名师生没有活动场地,学生集会、课间操、体育课都无法进行,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给学校管理造成极大困难。。
3.学生住宿非常紧张。在校外寄宿生数额较大,需要住校的学生约1300多人,而校内由80年代初修建的三层教学楼改造而成的宿舍楼最多能住288人(现已停用),寄宿生太多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麻烦,急需新建学生公寓楼二栋;
4.学校大门、学生食堂、学校厕所均不适应现有高中学校的规模,严重制约学校发展。学校校门狭小,不能满足在短时间内学生疏散的需要,放学后需30分钟左右学生才能全部离校。学生食堂仅20多平方米,由学校旧有的小平房改建,难于满足住校学生就餐的需要;学校厕所窄小、陈旧、蹲位极少,学生厕所男女各28个蹲位,是80年代初建的,现已是危房,需及时新建改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