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永汉描绘“惠州最美乡镇”

家乡区县: 惠州市龙门县

惠州边界行 第三十一站 永汉镇

位于龙门县西南部,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下辖2个社区和22个行政村,东接龙门县龙华镇、龙潭镇,南连麻榨镇,北靠南昆山生态旅游区,西南部与增城市交界。永汉人口约5万人,东距龙门县城43公里,北距南昆山18公里,南距增城市35公里,距广州市93公里,为龙门县的“南大门”。

永清改名永汉有“意思”

清朝顺治年间,横龙改称永清,意即永归大清属地。为了支持新政,民国元年即1912年,永清更名为永汉。新中国成立初期,永汉镇分永汉、永南、永西3乡,1957年合称永汉乡,1983年11月称永汉区,1986年2月撤区改镇,称永汉镇。
龙门县有3个省中心镇,也是商贸业发达乡镇,分别为东南部的龙城街道、平陵镇和西南部的永汉镇。广州、佛山、东莞等城市的车辆由西而东进入龙门,首站便是永汉镇。历史上,龙门与广佛联系异常密切,因此,龙门“南大门”永汉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龙门的形象。
今日的永汉镇,依旧发挥着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集散地的作用,日夜奔流不息的车辆通过119省道和广河高速,西出龙门,直抵广州增城等地。不过,今日繁荣富庶的永汉,很难让人相信,这扇龙门“南大门”敞开至少有了五百年。
永汉一名,容易让人想起广州著名的北京路商业步行街,此路曾叫永汉路,还有一家老牌戏院永汉电影院。不过,永汉一名与商业无关,背后却有着一段家国情怀。
据1995年版的《龙门县志》记载,永汉在明朝以前叫“横龙”。永汉盆地有一条狭长山脉将永汉平原与谷地隔开,南北走向,似一条横卧于永汉盆地的龙,横龙因此得名。横龙圩沿永汉河发展,称旧圩,后来河对岸一带集聚兴旺,形成新圩。
清朝顺治年间,横龙改称永清,意即永归大清属地。为了支持新政,民国元年即1912年,永清更名为永汉。新中国成立初期,永汉镇分永汉、永南、永西3乡,1957年合称永汉乡,1983年11月称永汉区,1986年2月撤区改镇,称永汉镇。
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建国后,每逢永汉圩日,麻榨、南昆山、沙迳(已并入龙华镇)和增城正果等附近乡镇群众便赶来趁圩,人数数以万计。

一度辉煌的水运

改革开放前,永汉河的水运繁忙,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飞鹅地不仅是广州内河船运进入龙门的第一站,还是龙门、广州两地货物的中转站,龙门的大米、竹木、煤炭等,通过陆路运至飞鹅地码头,再通过船运运至广州,而广州等地过来的货物,也通过水运至飞鹅地上岸,然后再分派到龙门各地。
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的永汉大通桥,是一座石砌梁式桥,将永汉新旧两圩连接。“一道长虹挂西东,两岸往来便交通。”今日的永汉旧圩痕迹稀少,被居民楼覆盖,商业气息难觅,只有大通桥依旧在永汉河上服役,承载着两岸居民来来往往的脚步。
旧时的永汉圩除了是农副产品集散地,还是颇具江南水乡韵味的小镇。永汉镇老画家刘家和回忆,永汉旧圩原有一牛市场“牛岗地”,近河旁有架“吊水车”,旁边的两棵大榕树中夹着水筒。后来,水车毁坏了,他一直甚为怀念,特意画了《吊水车》和《山乡风貌》两幅国画,让后人得以一窥已远去的永汉水乡风貌。
永汉镇是龙门县与广州市经济、文化交往较为频繁的乡镇。受广府文化影响,永汉人喜欢粤剧和用永汉粉做早茶点心,他们的传统民俗“做棚”,与广州增城的“做景”习俗极其相似。而在改革开放前,永汉河的航运可直抵增城、广州等地。永汉人李月明题《吊水车》国画时云:“帆影当年船载货,繁荣永汉半边天。”
永汉镇前锋村飞鹅地永汉河畔还残留着当年的水运码头。飞鹅地地处永汉与增城交界处,是龙门、广州两地水运的咽喉部位。改革开放前,永汉河的水运繁忙,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飞鹅地不仅是广州内河船运进入龙门的第一站,还是龙门、广州两地货物的中转站,龙门的大米、竹木、煤炭等,通过陆路运至飞鹅地码头,再通过船运运至广州,而广州等地过来的货物,也通过水运至飞鹅地上岸,然后再分派到龙门各地。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于河道改道、水电站筑坝、陆路交通的日渐发达,永汉的船运渐渐衰落,直至被陆路交通完全取代。

温泉带动旅游业发展

2005年,永汉镇顺利引进了南昆山温泉大观园项目,以“日游南昆、夜沐温泉”为口号,该项目现已成为该镇温泉旅游的龙头企业,珠三角的温泉旅游品脾。
永汉镇地处南昆山脚下,生态自然禀赋良好,还是龙门的温泉带之一,目前已成为龙门的旅游大镇。从地理位置上看,永汉镇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永汉镇地处于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及东莞、深圳、惠州等地双休日出游圈内,是自驾短程旅游和山水生态之旅的理想目的地。此外,广河高速从永汉镇腹地穿越,119省道和355省道纵贯永汉镇的东西和南北,使永汉镇成为广佛都市圈环状放射高速公路网的交通节点,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
近些年,永汉镇立足自身特色的温泉、生态、文化资源,实施旅游精品效益战略,着力书写好永汉“林中泉城、广东丽江”的篇章。
2005年,永汉镇顺利引进了南昆山温泉大观园项目,以“日游南昆、夜沐温泉”为口号,现该项目已成为该镇温泉旅游的龙头企业,珠三角的温泉旅游品脾。永汉镇还以环南昆山核心区域创建国家5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旅游及旅游服务处迅速升级壮大,温泉度假区一家接一家开张,接待人数从2005年的50万人次上升到2011年的400多万人次。
位于永汉镇油田村的嘉义庄是闻名惠州的龙门农民画村。长期以来,村上王、黄两姓和睦相处,互爱互助,又因为他们的先祖在明末清初从梅县、兴宁迁来,遂以“嘉义庄”为村名。嘉义庄人在劳动之余爱画农民画,2005年,龙门县在嘉义庄举办首期龙门农民画培训班,让龙门商贸重镇永汉增添了农民画的文化气息。
永汉温泉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餐饮、住宿、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近两年,永汉的楼盘销售广告直接面向广州地区。

推广“泉、林、画”品牌

永汉镇计划以山水田园为基础,以“温泉水、森林浴、农民画”为核心品牌,以休闲旅游产业为主导,带动旅游房地产、观光农业、商业和文化娱乐业等多元化产业的发展。
日前,“惠州边界行”采访组了解到,永汉镇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惠州最美乡镇”。前些年,永汉镇邀请中山大学进行城镇发展规划,该镇2008~2020年城镇总体规划方案已修编完毕,《永汉镇中心镇区总体规划》通过审批,成为龙门县首个完成城镇编制的乡镇。
永汉镇还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学者对该镇的旅游业做总体规划,对镇内景区资源进行合理保护和开发。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永汉镇以休闲旅游开发迎接旅游经济新时代。为此,永汉镇计划以山水田园为基础,以“温泉水、森林浴、农民画”为核心品牌,以休闲旅游产业为主导,带动旅游房地产、观光农业、商业和文化娱乐业等多元化产业的发展。
永汉镇正在精心营建产业发展的布局,以形成“一轴一心三组团三片”的空间结构。“一轴”是指依托119省道,形成贯穿于永汉镇城镇拓展和旅游发展轴;“一心”,是依托永汉圩镇建设城镇居住及综合配套区,突出商务、文化和旅游服务等功能,打造镇综合配套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三组团”,就是永汉中心组团、马星中心组团和油田中心组团;“三片”,是以119省道线沿途为中线,结合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开发油田郊野运动区、马星花卉苗木生产和游憩区、永汉高新农业生产观光区。
不管是“广东丽江”还是“惠州最美乡镇”,南昆山脚下永汉镇的勇气让人刮目相看,它的未来,不仅让龙门人充满期待,而惠州人也满怀期望候佳音。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longmen.html

来至地球的网友(2014-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