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窖博物馆

家乡区县: 永年县

序厅——黑与白的艺术

序厅外形为磁州窑典型的馒头窑形状,居于博物馆的中央位置。序厅圆形内墙以烧成色壁砖和匣钵为装饰,突出表现“窑”的氛围。正中墙体上是大幅“观台窑址”喷绘照片,照片上有馒头窑、漳河、黄土地和陈列标题“黑与白的艺术”。照片前面为黑白两块相互连接的落地长方体块石,分别镌刻着中英文前言。顶部装饰系两个层次构造的白地黑花大龙盆“龙纹”图案和龙凤罐“葵花纹”图案,外沿为放射状铝合金格栅吊顶,寓意磁州的泥土经过磁州窑的幻化,变为“黑与白的艺术”,上升到顶部,达到高度的升华并形成广泛的影响。悬挂于东壁的灯箱带和西壁的电视组合,与正面装饰共同构成序厅的第二层次。东壁灯箱带展示的是国际、国内各大馆的磁州窑藏品,点出磁州窑的价值和影响。西壁的电视组合滚动播放的是磁州窑博物馆简介,引导观众进入陈列。深色陶砖地面托起的整个序厅,简洁,明快,精致,大气,主题突出,有很强的感染力,是一个有经典意义的成功设计。

窑火初燃

展示的是北朝隋唐时期的磁州窑器物。唐《元和郡县志》载:“隋开皇十年……置磁州,以县西九十里有磁山,出磁石,因取为名”。今磁县的贾壁、峰峰的临水自北朝就开始生产瓷器,创立北方最早的青瓷窑场,是磁州窑的开端。隋唐时期,磁州早起瓷窑多以生产白瓷、黑瓷、青瓷为主的北方民窑,器物品种多而不单一。

化境黑白

展示的是宋金元时期的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艺术由初创到成熟的过程。在磁州窑一千多年的烧造历史中,宋金元是其繁荣期,金代达到鼎盛。北宋,名窑林立,磁州窑注重学习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特色,并成功地将中国绘画技法用于瓷画,创烧了磁州窑精品——白地黑花。金代,磁州窑在战乱中生存下来,不断增加瓷器品种,丰富装饰技法,突出艺术,特色,扩大生产规模,成为磁州窑之集大成者。元代,磁州窑瓷器装饰品种减少,以白地黑花为主流,但内容极为丰富;此时,开始为皇家官府烧造贡瓷,并作为商品远销海外。

余韵悠长

展示的是明清民国时期的磁州窑器物,反映了磁州窑窑火千年不熄。

美器由来

展示的是磁州窑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

格子衫的世界(2014-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