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的农历正月初七,潮南人家家户户要吃“七样羹”
“七样羹,七样羹,大人吃了变后生,奴仔吃了变红芽(面色红润),姿娘仔吃了如抛(朵)花。”在广东潮汕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则有趣谣谚。农历正月初七,潮汕城乡各地几乎每个家庭都要精心烹制一道蔬菜盛宴“七样羹”。许多家庭主妇初七一早就忙着从市场上购齐七样青菜,让春节期间吃腻了大鱼大肉的家人换一换口味。“七样羹”并没有固定的菜单,但主妇们偏好于购买百合、菜头(萝卜)、芹菜等。“七样羹”里的菜都讲究一个好兆头,如菜头取“好彩头”,春菜取“大地回春”,芹菜取“勤劳致富”,百合寓意“百事合想”等。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晋时,南人以七样菜为羹”,这是关于“七样羹”的最早记录。可见这种习俗是从中原地区传到潮汕的。而今历经千多年,“七样羹”的名字没有变动,而在中原这种习俗早已随时代的变迁而湮没了,唯独潮汕文化仍然固守着这久远的文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