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小姐---户县重阳宫5

家乡区县: 西安市户县

传说编辑概况

重阳宫的制度规模,未见详细记载,但据介绍,该宫盛时,宫殿楼阁达五千余间,道士近万人,规模甚为宏大。故与山西永乐宫、北京白云观合称为全真三大祖庭。 至明清,道教转衰,重阳宫得不到大的维修,大部建筑渐废,现仅存经清代重修的纯阳殿和灵官殿等。原有七十余通元代碑刻,仅留存三十余通。有元明以来30多方碑刻。这一批碑石大都有蛟首龟趺,多用蒙汉两种文字刻成,其中以元延二年(1315)立的《敕藏御服碑》和元统二年(1334)立的《孙真人道行碑》最值得称道。此外还有“七真图像”、“万寿宫图”及用蒙古文、藏文、八思巴文写成的圣旨碑等石刻,这些碑石是研究中国道教发展史的珍贵资料。

脚印石

传说当年王重阳祖师在练功时,鞋中的一粒沙子因为浸染了祖师的仙气,见风就长,虎虎生威,后被祖师蹋了一脚击了一掌,就再也不长了。如今,巨石上几个硕大的祖师脚印依稀可辨,被称作祖师脚印石,而巨石突兀的顶部仍是祖师击了一掌的印记。脚印石出现五种颜色,代表祖师练功所采的五行之气。

遇仙桥

在北距重阳官15华里的甘河镇,有一处始建于元初的石拱桥,相传为王重阳早年遇钟吕二仙并受点化而得道之地。遇仙桥是陕西省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元代石拱桥,历史的沧桑几乎让遇仙桥湮没于地下,只有供石上精美的龙头浮雕还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1987年在遏仙桥旁重藉挖掘出土的王重阳明代石雕像,村民供奉在桥畔的小庙中。石雕像栩栩如生,重阳祖师端坐正中,气宇轩昂,颇有大家风范:两个书童站立两旁,形象逼真,妙趣油然而生。

重阳气功

重阳气功始于金元,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所创,数百年来在普及和提高中不断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接受重阳气功的患者从省内到全国,从国内到海外,不断扩展。共计约10万多人次,有效率达96%,治愈率达79%,国内外已有30余家报刊对他们的论文和事迹作了宣传报导。

重阳气功:……以清静为基,柔弱为本……节饮食,绝思虑……灭情于虚,宁神于极,不出户庭而妙道得矣。引自《马丹阳碑》。[1]

熊熊小姐(2014-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