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十九中 即 石家庄市第十九中学 。
石家庄市第十九中学创办于1974年,已有四十年的历史,校舍位于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19号,校园内环境幽雅,布局合理,教育教学设施先进齐全,是一所极具发展潜力的完全中学。石家庄市第十九中学现有54个班,在校生3000余人,十九中学现有初、高中教学楼各一座,实验楼、电教楼各一座,音体楼一座,有250米跑道和篮球场、排球场组成的全塑胶运动场一个,公用多媒体教室两个,音乐、美术、史地专用教室、体育活动室、荣誉室和综合性多功能阶梯教室各一个,实验和电教楼内设置有市内一流的理、化实验室和电教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计算机机房。占地面积约为30亩
编辑
学校自创办以来,逐步形成了“立志、修身、勤学、守纪”的校风,“敬业、守德、勤教、爱生”的教风和“自信、自爱、自立、自强”的学风,尤其是近几年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育人,育全面发展的人”为办学理念,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已连续9年囊括桥西区高考理科状元,连续五年包揽桥西区高考文科状元。
©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石家庄市第十九中学
由于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办学模式不断拓展并逐步形成特色,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并逐步科学化,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并逐步精细化,教育教学设施不断改善并趋近于现代化,学校各方面的业绩蒸蒸日上,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先后荣获了“国家教育部规划项目‘中小学英语动态真实原则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多媒体教育实验学校”、“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石家庄市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石家庄市德育示范学校”、“石家庄市国防教育先进学校”、“石家庄市文明单位”、“石家庄市桥西区实绩突出单位”、“石家庄市教学工作受表彰单位”等三十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
2教师队伍
编辑
现代教育必须实施现代管理,而管理制度和员工队伍的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保证,从教育实际特别是学校实际出发,构建科学化、合理化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和专业化、技术化的教职员工队伍便成为一所学校完善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在教育方面,为应对科技发展和社会形势对学生思想的冲击,学校本着“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把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作为工作重点,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拓宽德育方式与渠道,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理想教育为方向,以成才教育为核心,全面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各项教育工作,尤其是德育工作富有实效,学校一方面在落实《中学德育大纲》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在校生一日常规》、《学生文明行为规范》、《违纪学生处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建立起有效的个人思想与行为评估体系;一方面,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突出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在坚持多年一贯的周一升旗、唱国歌、国旗下演讲、班会、校会、学雷锋表彰大会、田径运动会、学生艺术节等例行教育形式之外,还不间断地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依托开展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成人节活动、祭扫烈士墓活动、“五四”纪念活动、军校一日活动、国防知识讲座、法制安全报告会、军训夏令营及国际国内形势教育活动等。在此之外又加强了家长学校工作和教育基地的建设,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将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收到了一定的实效,切实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主动性。德育工作的规范与创新,使得学校教育工作由重德育知识教育向重德育养成教育转变,由重道德理想教育向基本文明素养教育转变,由灌输型教育向渗透型教育转变,由课内说教向课内课外结合疏导转变,逐渐在学生教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的活动中,切实引导学生树立起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教学方面,学校一方面强化教职工的专业理论基础,倡导他们多读书,定期完成教学笔记和教学心得的整理工作,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参加校内外、省内外教学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落实再教育;一方面鼓励他们的创新意识,鼓励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在校内成立科研小组与科研处,普及教育教学科研,并积极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省“双自主学习”和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课题。2004年又在全校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每个教研组确定独立的教研活动时间,相互交流、集体研讨,以帮助每位教师针对教学实际与学生情况提出个人教学研究课题,从而在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强化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为应对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为学校自身发展创设更为坚实的基础,学校还不断拓宽办学思路,拓展办学途径。99年成立了“高等军事院校预备实验学校”以引进优秀生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又引进北大附中的先进教学资源,成立了“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校”,2003年成立北大附中远程教育“元培教学班”,2004年进一步加强与北大附中网校的合作,成为市内首家“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精品校” 2004年学校被评为“石家庄市高中示范校”。
学校是省、市射击传统项目学校,曾培养过赵颖慧、宁立佳等世界冠军。2006年石家庄市中、小学生射击比赛中学组团体冠军;河北省“流动杯”射击比赛女子乙组气步枪卧射团体第一名;2007年与河北师大联合办学,成为体育舞蹈、生源基地,为该校学生今后报考大专院校拓宽了道路。
由于多方面的努力,学校战胜了资金不足等各种困难,不但在教育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且逐年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了低进高出的教育教学目标。近几年,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教育教学成绩多次被省、市级报刊、电台报道。仅2005年与2006年两年中,就获得“石家庄市高中教学工作受表彰单位”、“石家庄市文明单位”、“桥西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桥西区教学工作管理奖”、“桥西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桥西区初、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成人高考优秀考点”、“河北省自学考试优秀考点”、“石家庄市学生体检工作优秀点校”、“桥西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近二十项荣誉称号,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带来了直接的积极的影响,2006年高一年级学生的录取工作就是一个例子。2006年,十九中学公费生录取线高达521分,居于全市普通中学录取分数线之首。
5校园设施
编辑
近两年,学校在区教育局大力支持下,投资300余万元扩建高中教学综合楼一座,新增加24个标准学生教室,一个容纳500人的多功能会议室, 2个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资料室和一个图书库;投资30余万元更新学校操场。
校园环境是学校美育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美化校园,学校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既注重校园环境的知识含量和文化底蕴,又注重体现高雅的艺术品位和学校的个性化风格,使得校园环境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在日常,做到了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为学生营造了赏心悦目的氛围,各班教室与各专用教室本着统一与自主相结合的原则,悬挂着国旗,布置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等,真正起到了“时时陶冶人,处处教育人”的教育作用。
良好的校风校纪、教职员工的审美修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美育与智育融合的审美化教学等校园软环境建设也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实现校园环境的教育性,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由于师生素质的共同提高,十九中学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谐、向上的教育氛围,建立起了一种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师生关系,通过审美化教学使教学过程与审美过程统一,并鼓励学生善于学习、勤于钻研、敢想敢为、勇于创造,大力加强了学生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行为美的养成,从而形成了和谐高效的教育整体环境。
6办学特色
编辑
军事预备役班
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学校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思路:1999年成立了“高等军事院校预备实验学校”,面向全市(含县区)招生50人,帮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孩子完成高中学业。成立以来,以 “特别能吃苦、特别守纪律、特别懂礼貌、特别有作为”二十个字作为班训,已向上海交大、北京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1]
合作交流
为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曾两次派优秀老师和品学兼优的高中学生随省教育厅赴日访问,2008年学校与英国Burnside College建立伙伴关系,希望通过合作办学,能够互派师生进行交流。[1]
德育为首校风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