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清城区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全区上下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乘势而上、跨越发展,取得了后发地区实现后来居上的骄人成就,成为了我市名副其实的发展排头兵。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二十年来,我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从1988年到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区辖部分,下同)从4.26亿元大幅跃升至11134.41亿元,增长16.36倍,年均增长16.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735万元大幅增加到4.00亿元,增长了22.06倍,年均增长18.0%;固定资产投资从0.77亿元大幅增加到161.39亿元,增长了208.6倍,年均增长32.5%;三大产业比重从55.3:24.0:20.7调整到8.2:70.0:21.8,产业结构实现了大调头大优化,工业主导地位牢固确立。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区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发展势头,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及增速连年位居全市首位,成为了全市名副其实的经济发展排头兵。
二是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尤其是在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驱动下,全区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工业实力显著增强。从1988年到2007年,我区工业总产值从2.07亿元增加到475.14亿元,增长了176.76倍,年均增长31.3%;工业增加值从0.58亿元增到108.35亿元,增长了97.70倍,年均增长2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0.87亿元增加到452.43亿元,增长了428.84倍,年均增长37.6%。打造了循环经济产业园、陶瓷工业城等一大批产值超10亿元的规模工业小区;形成了建材陶瓷、铜材铝材、电子五金、电线电缆等一批支柱产业;引进发展了江铜、云铜、建滔等近l30家规模企业;培育了“新亚光”、“远光”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品牌民营企业和名牌产品;打造了一批实力较强的全市工业强镇,2007年,我区有四个镇街进入全市十大工业强镇行列,其中龙塘镇蝉联第一位,工业产值在全市率先突破200亿元,石角镇跃居第二位,源潭镇跃居第五位,石角镇成为全市第一税收大镇。
三是农业发展持续提速。二十年来,我区坚持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农村的力度,促进了全区农业农村经济不断提速发展。2007年和l988年相比,我区农业总产值从3.42亿元增加到16.96亿元,增长了2.37倍,年均增长6.6%。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全区粮经比例调整为49.7:50.3,种养比例调整为42.6:57.4,实现了历史性大掉头。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到2007年底,全区已建立了430多个农业企业及生产基地,培育发展了1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石角镇和龙塘镇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全部自然村通水泥公路。一批示范性高标准文明小康村相继创建成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石角兴仁等村庄成为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行标兵。
四是第三产业持续繁荣。二十年来,我区紧紧依托和发挥地处全市中心区域的优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了商贸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的持续繁荣。2007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82亿元,比1988年增长了27.65倍,年均增长19.3%。商贸业发展持续加快,形成了以城市广场、赢之城和桥北路为中心的三大商业板块,发展了一大批上规模的品牌商贸连锁项目,凸显了我区作为全市商贸核心的地位。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2007年全区接待游客420万人次,累计营业收入1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6%,打造了“漂流、温泉、生态”三张名片,形成了多条旅游热线,形成了我区旅游业的生态休闲品牌。房地产业发展呈现勃勃朝气,引进开发了清远碧桂园、美林湖国际社区等一批高档次房地产项目和金碧湾花园、金海湾豪庭等一批成熟的生活小区,整个房地产业发展明显提档升级。
五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区大手笔、大气魄推进城市化战略,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全区道路交通实现了与周边城市的对接,区内路网日趋完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我区真正融入了“珠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在东城新区建设方面,随着城市东扩战略的实施,包括行政文化中心、凤城广场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纷纷落成启用,东城新区作为新城市中心雏形日渐凸现,一河两岸新景观亮点纷呈。在旧城改造建设方面,随着桥北路、先锋路、曙光路、沿江路等道路升级改造的完成及中山公园改造的推进,旧城设施配套日臻完善,旧城区形象焕发新姿。在集镇建设方面,三个中心镇的道路建设以及城镇绿化、美化、亮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集镇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随着我市先后荣获“中国漂流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再生铜都”等称号,清城区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日渐成为宜居宜业的新兴城市。
六是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二十年来,我区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协调发展战略,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跨越,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明显提升,中小学校布局明显优化,创建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品牌学校,石角镇、源潭镇、龙塘镇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我区也力争于2008年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区。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源潭镇和龙塘镇成为省级科技创新专业镇。文化体育事业扎实开展,2007年我区被评为全省体育先进区。社会发展不断走向和谐,我区连续十年被评为全省计生工作先进单位,首次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连续六次被省命名为“双拥模范区”。同时,劳动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社会保险保障事业加快发展,全区社会大局和谐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