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发展蒙餐文化

家乡区县: 内蒙古巴林右旗

马背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餐饮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支流无处不折射出蒙古族的生活习惯、礼仪社交、民族个性等等,这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底蕴成为了让蒙餐向全国各地进军的充分理由。餐饮业的发展已经从价格、质量、服务的竞争上升为文化的竞争。蒙餐有如此深厚的文化,没有不发展的道理,也没有发展不起来的道理。挖掘蒙餐文化,形成蒙餐文化体系,赋予蒙古族传统文化于其中,形成文化运作模式,蒙古族的文化才能为蒙餐发展助力,蒙餐才能有长足发展的根基和向外辐射的能量。  一、巴林右旗发展蒙餐文化产业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内蒙古地区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草原文化的集中代表地区,巴林右旗是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的重要地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风格的人文历史底蕴和民族文化资源,这里是辽代的故土、契丹族的发祥地,旗内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明清以前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东胡、乌恒、鲜卑、契丹、蒙古族居住地,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巴林文化源远流长,在蒙古族文化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如被列为世界科教文组织文化工程的巴林格萨尔、蒙古族舞蹈、蒙古族服装服饰、巴林民间故事、巴林民歌、巴林游戏类及习俗类物品等。作为巴林文化的摇篮,这里曾培养造就了许多文化名人,有元朝丞相、著名诗人伯颜,有以研究蒙古族而举世文明的清朝历史学家拉喜彭斯格。现代史上有著名作家阿敖德斯尔,著名诗人巴布林贝赫、著名电影艺术家恩和森等,据统计,全旗已有近百名诗人、作家,近千名国际上著名的学者、教授,这些文化精英为弘扬本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接和融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巴林文化的发展。

  二、蒙餐文化宣传的定位与思考

  1、蒙古族餐饮业的定位。餐饮业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综合工程,影响餐饮经营的因素很多。涉及价位、特色、服务、环境、知晓率等因素。因此在蒙餐宣传定位上,既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又要充分体现蒙古族餐饮行业的个性及特点。定位准确,投入少见效快;定位偏差,投入大但效果不一定好。“小肥羊”在蒙古族餐饮界异军突起,连锁店开得红红火火,就是在宣传策划定位上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因此餐饮企业成功与否,宣传策划和定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蒙餐来讲,需要在突出蒙古族特色上进行宣传定位。

  2、注重蒙餐形象的宣传。无论老牌店还是新开业店,不管规模大小,必须注重企业形象的宣传。作为餐饮业主要讲的是回头客,其餐饮质量、价位、环境、服务上必须给消费者留下好的印象和口碑。要全力打造蒙餐标准化运营模式,注重蒙古族餐饮企业形象的宣传,最终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新企业也好,老字号也罢,要不遗余力地树形象,做宣传,推品牌。

  3、注重对蒙餐特色进行宣传。蒙古族餐饮业是最具特色经营基础的,特色经营可以称作餐饮企业的灵魂,没有特色的餐饮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餐饮特色宣传又是餐饮企业强身发展的第一要务,蒙古族餐饮企业务必要高度重视。每个餐饮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要通过宣传让消费者知道你经营些什么,特点特色在哪里,与别人有什么不同,是消费环境好,还是价位低。特别是在餐饮经营进入精品化、特色化、文化化的今天,这样的宣传尤为重要。特色宣传了,顾客品尝了,感觉就是有特色。

  4、注重在文化上做文章。现代餐饮“吃”不是主要内容,顾客到饭店酒店已不全是为了吃,而成了交友、聚会、商务谈判的一种手段。休闲餐饮、商务餐饮、娱乐餐饮等餐饮形式的出现使文化在餐饮中的比重更加突出,饮食文化更加浓厚多彩。所以蒙餐文化宣传已是当今蒙古族餐饮业一个极具重要的手段。蒙餐文化的宣传也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即宣传什么,怎么宣传,弘扬突出什么文化,要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引起大家的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

  蒙餐文化历史久远,宣传策划与定位的内涵也很深,随着蒙古族餐饮业的快速发展,蒙餐文化还需要进一步深层研究和探讨,特别是大的蒙餐企业在这方面更应当多做研究,为弘扬蒙餐文化,创导绿色消费,打造各具特色的蒙古族餐饮文化品牌做出应有的贡献。

白嘎(2014-05-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