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部方言“圪”字语音辨析(二)

家乡区县: 内蒙古清水河县

一、 关于名词方面的词语

此类词语在本身的意义上以及同其它词类的关系上,增补重叠者有之,引伸延用者有之,转换互用者有之,显示出词义的多样性和活跃性。在本文后面叙述到的动词形容词方面的,“圪”字词语,其词义也是同样情况。
另外,“圪旦”、“疙瘩”此二词语在“圪”字语音中,涉及范围非常广阔,将在后文以专题表述。

"圪卜",指低洼的地方,如“水圪卜”、“泥圪卜”。这样的路尽“圪卜”不好走。延用于人体时,所指的地方也很多,如他脸瘦的塌下两个圪卜(面颊凹陷);他满脸圪卜卜(指麻子脸);他腿肿得一按一个圪卜。对笑脸窝儿(酒窝儿),也有这样的称呼:这小脸蛋儿一笑两个圪卜卜。“卜”字,其词义基本不变,有时只是表示的范围和面积小了一些。与这一词语相近的还有“圪洼”,其所表示的范围和面积又是大一些的地势。另外,也有用于地名的,如依低洼地势形成的村庄,五原有梅家圪卜,达拉特旗有蒲圪卜等。增补“圪”字重复的四字音方言成语是“圪低圪卜”,其含义不变,只是之相连多出的低洼之地而言。

“圪洞”,就是坑,洞穴。如水圪洞、窑圪洞。这么深的圪洞怎么下去?耗子又盗下好几个圪洞。引伸延用时,可指人家、家庭。这闺女找了个好人家,跌到“福圪洞”里头去了。砖瓦房也成为“砖瓦圪洞”,某某是有钱人家,住的是砖瓦圪洞。也有以其起名为村名的,如托县的霍家圪洞,和林县的麻黄圪洞等。

“圪椿”, 指一头插进地里的木棍或石柱,如拴马圪椿、石圪椿、木头圪椿。沿用于人时,只懒而不肯干活儿的人,如说:“别人都下地垒圪愣(土埂)去了,你这个活圪椿咋动也不动”。

“圪梁”,指形成高坡的地势,土圪梁、沙圪梁、山圪梁。翻过前面那道山圪梁就有人家了;再过一道沙圪梁就有大路了。也有依其地势形成的村庄地名的,如准格尔旗的红泥圪梁、土右旗的赵家圪梁、达拉特旗的石匠圪梁。

“圪堵”,指地势突出地平面的部分,也指圆形固体的东西。拳头被叫做“圪堵”, 如说:“却待捣你一圪堵”。也用于量词,如说:“饺子熟了,快剥一圪堵蒜”。用于地名者也到处都有,如固阳的富家圪堵,准格尔旗的沙圪堵。妇女属于发后面的圆形发髻叫做“圪堵子”,她梳了个油旋儿圪堵子。含苞待放的花蕾叫花圪堵,这花快开了呀!已近圪努出(长出)圪堵了。嘴噘起,叫嘴圪噘起,也叫嘴圪堵起,是表示动态的。这娃娃小嘴圪堵起够多酸整(漂亮)。也可被形容成为圪堵堵儿,显得更形象好看。含此词语而形成的四字音方言是“圪堵板嘴”,形容面无表情不拘言笑,一本正经的样子。看他坐在那儿圪堵板嘴的不理人。

“圪台”,指高而平的台面。如土圪台、泥圪台、石头圪台。如说:“在窗台下面再垒个圪台咱们放东西。”“你担完水把水斗子放在井圪台上哇。”楼梯台阶也叫圪台或圪台台,“上到白塔顶,脑头(上面)有多少圪台台?咱们坐在这个圪台台上歇一歇哇。”也用于形容人板起面孔严肃的样子,“看你脸面向个圪台似的。”有用于村名的,如章盖圪台,伊金霍洛旗的敖包圪台,东胜的寨子圪台,武川的花圪台等。

“圪泡”,这是在这一地区经常听到的骂人话,已成为民间骂人的口头禅了,意指私生子。甚至针对所骂对象或骂的程度深浅,而分别有老圪泡,小圪泡,灰圪泡,活圪泡,害疥圪泡等等粗野的骂人语言。但是在圪泡后面加个儿字,形成三字二音的圪泡儿,意思就大相径庭了,如气圪泡儿、水圪泡儿。如孩子们说:“咱们泡些肥皂水吹圪泡儿哇。”如果“圪泡”后再叠一个“泡”字,形成三字三音的“圪泡泡”同“圪泡儿”的词义基本一致。如:胳膊上气来个脓圪泡泡,说圪泡儿也行。过去抽鸦片烟烧的烟泡子也叫圪泡泡,如说:“给我烧个圪泡泡,我抽两口。”

“圪带”,指某一方向一定的地方。那一圪带都是种的朝阳阳(向日葵);河西那一圪带没下雨。用于地名者,如萨拉齐西有朱尔圪带。

“圪丁”,种公羊叫做圪丁,饲养使用多年的种公羊叫老圪丁。也指人身上发病起来的颗粒,如:脚后跟上起来个鸡眼圪丁;后板头(头后颈部)肿起个疮圪丁。说成圪丁丁也是同样的意思。

“圪榄”,指长木椽子。也借以比喻个子高的人,如说:“你圪榄大性跟小娃娃要甚嘞,羊群中跑出个骆驼来。”;那么大的灰圪榄连这点东西都背不动。也指东西不鲜嫩,“刚才买了些葱,尽是些老圪榄。”

“圪堆”,指堆起来的高于地面的东西或物体。如土圪堆。粪圪堆,恶色(垃圾)圪堆,柴禾圪堆。如说“赶快往地里送粪呀,先把粪圪堆翻一下”,“娃娃们在外头垒雪圪堆了”。用作动词时则是“把送进地里的粪圪堆起来”,“把外面晾的山药圪堆起来”。如果重叠一个堆子,那就指体积小些的东西而言,“两个孩子在院子里垒土圪堆堆”。容器里盛东西搞出边沿,为“圪堆堆儿”,四字三音,“我吃了圪堆堆儿一碗酸粥”。引申延用于人时,则指身体体格,“他那么大的圪堆,怎么一点儿劲儿也没有”。也可用于作量词,如说:“剩下这些菜,按圪堆卖呀,一圪堆五毛钱。”

“圪节”,指物体分开的段落或两段之间连接的地方。 如草圪节,柴禾圪节。短木棍叫木头圪节。“一根茭棍有几圪节交棒棒”,“这儿有两圪节钢筋”。用于贬义者则是形容女人又短又粗显不出腰挎的体型,例如:“他长得象猪粪圪节还可爱打扮了,丑人多作怪!” 城市的楼房越建越高,在表演方言快板节目时所用的台词把楼房的层数也形容为圪节,说:“那高楼大厦一圪节节一圪节节望上盖”,显得生动形象富于乐趣。“圪节”所形成的方言成语是“七断八圪节”,是不完整的意思,如“这些椽圪榄七断八圪节甚也用不成”,“他说话七断八圪节的,听不清说了些甚。”

“圪墩”,指体积又厚又重的物体,如木头圪墩,石头圪墩,树圪墩。引申延用于人时,则指体型体质,“这后生(男青年)圪墩圪墩的挺结实”;“这娃娃长的肉圪墩墩的(胖)”;“老太太福圪墩福圪墩的长相挺富态”。也可用于食品名称,抗战时期笔者在后套国立绥中读书时,因米面缺少,吃的是用粗豌豆面蒸的块状食品,叫做豆面圪墩墩。

“圪糁”,罗面剩下的渣质,或谷物类制成的碎渣。 如荞面圪糁,玉米圪糁。也可泛指其它一些碎末的东西。如:“把黑豆料里乱七八糟的圪糁筛检干净给骡子喂上。”下雪天的问答语,问:“这阵下雪不?”,答:“还圪嗖的些圪糁糁。”意思是雪下得很小很小。此词语形成的方言成语是“圪糁半脑”,指乱渣碎末的东西。“炕上圪糁半脑的那么不干净,扫一扫。”

名词中还有不少“圪”字头的重叠语音,有“圪”字和所结合的其它重叠字音形成的三字三音,用来称谓事务、物体或某某部位体积小,如圪丁丁、圪台台、圪拐拐、圪牢牢、圪头头、圪奶奶......

 

欢迎广大朋友关注内蒙古西部方言,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髓

http://abc.wm23.com/xiaomaoyao

http://blog.sina.com.cn/u/3985530093

http://www.wutongzi.com/kan/neimenggu/qingshuihe.html

 

 

秀猫(2014-05-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