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景秀丽的湛江湾,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小岛——特呈岛。“特呈”是古越语,“特”即地方,“呈”是和谐吉祥的意思。岛上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明朝时,翰林学士解缙曾登上特呈岛,留下了七言律诗《题特呈山温通阁》,“风送潮声平乐去,雨飘山色特呈来。地灵福气生天外,自有高人出世才。”描绘了当年特呈岛的美丽风光,以及独特的海岛生活。到了近代,特呈岛成为广东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堡垒。特呈人用智慧和勇敢,守护着这个底蕴深厚的海岛渔村。
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特呈岛,对解决岛上“行路难”、“卖鱼难”“避风难”“饮水难”做了具体指示,并提出,要把特呈岛建设成为“文明生态旅游新海岛”,掀开了特呈岛历史新的一页。特呈岛离湛江市霞山区只有3海里,面积为3.6平方公里,处于湛江港湾水道中间,为天然良港顶风抗琅保平安。环绕半个岛屿的是红树林,这些已长了上千年的海中古木,密密扎扎,耸翠团团,飞鸟队队。退潮时进入林中,只见如盆大的红树根群粗壮,树干屈曲,枝叶勃发,果实珠串,给人一种精神和力量。
在红树林的边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英雄冼夫人的祀庙屹立在高处。这位两千年前的女英雄,在维护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作出了毕生的努力,也曾带兵上到特呈岛,打退了海寇,保住了岛上平安。百姓感动,立庙纪念,香火千年不衰。拜过冼夫人,穿过岛上渔家村寨,来到东北面,呈现在眼前的是方圆几里的“海上渔村”。这是粤西最大的“鱼排”基地,所养的各种海鱼和海螺源源不断地供应湛江和珠三角地区。
特呈岛是霞山区海头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一个村委会,是一个革命老区,该岛北邻南三岛,东临太平洋,西靠湛江港,离市区2.8海里,是湛江港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岛呈长方形南北走向,面积3.6平方公里,全岛7个自然村,常住人口4500多人。【注:特呈岛在历史上曾属高州府吴川县。】岛内地势平坦,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气候四季如春,有500多亩国家重点保护的红树林、400多年历史的冼太庙、抗日革命旧址。白沙滩、火山石、大海、海鸥、渔船和采海人相互映衬,象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让人流连忘返。
特呈岛交通通讯设施不断完善,建好了四级交通运输码头,海上车渡及客运船共3艘,海上快运“快巴”2艘,旅客及车辆往返市区只需20分钟。同时,全岛已实现了通电、通讯、通路、通水。
该岛主要产业和经济来源主要为海洋捕捞及海水养殖。目前,全岛捕捞渔船485艘,海水养殖10000多亩,成为湛江乃至全省大型的海水养殖基地,连片网箱甚为壮观。
特呈岛历来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早在总书记考察特呈岛之前,李长春、卢瑞华、欧广源等国家和省领导先后到过该岛考察指导工作。
2003年4月10日,对特呈人来说,更是如沐春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张德江、黄华华、蔡东士、邓维龙、徐少华等省、,市领导陪同下,考察特呈岛,并到渔民陈武汉家作客,胡锦涛总书记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关怀备至,对解决岛上“行路难”、“卖鱼难”“避风难”“饮水难”做了具体指示。
此后,省、市、区各级党政领导多次深入特呈岛,帮助岛民搞建设,谋发展,仅一周年就发生了可喜变化,行路难、饮水难、卖鱼难得到了解决,四级码头、电视网络、文化楼等一批生产、生活设施先后建好使用。同时,如火如荼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陈武汉看到短时间发生这么多可喜变化,情不自禁地给胡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胡总书记很快就复信勉励岛民再接再厉,自力更生建设文明生态旅游新海岛。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Cascade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926211005from=profile&wvr=5&loc=infdomain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26211005
梧桐子我的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zhanjiang_suixi.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