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医院为国家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位于福建省城福州市繁华的五四路口,占地面积60余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300张。2006年底,经过几代省立人的努力,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省立医院改扩建工程的综合病房大楼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揭开了省立发展的新篇章。新病房大楼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包括地面19层,地下3层,配备有电梯18部、自动扶梯6部。新病房分为套房、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四人间、六人间等六种规格,普通病房均配备有独立的卫生间、冷暖空调、中心管道吸氧、壁橱、冷热水供应、直接净化冷饮管道,病房地面全部采用防滑静音静电胶地板。新配置塑钢型手动摇床及自动电控摇床,每个床单位均新增添人性化防火布隔离罩及餐桌板、多功能陪伴椅。同时还按照不同的需求配备电视、电话、沙发、写字台、保险柜、微波炉、厨房、随行人员客房等。新手术室采用先进的层流设备,各类重病监护室以国际最先进的布局及设备,产房及婴儿室均采用国际标准建设。新综合病房大楼是目前全省乃至华东地区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病房大楼。目前,省立医院实际开放的床位数最多时超过1700张,极大的缓解了群众到省立住院难、看专家难的境况。
医院始建于1935年4月,原址位于福州吉祥山,由爱国华侨胡文虎先生捐资,当时国民党省政府成立省立医院筹备处负责具体建设事宜。经过近两年的筹建,1937年5月1日起省立医院开始收治门诊病人,9月1日起收治住院病人。1937年秋,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成立,遂将原有之省立医院隶属该校作为实习之所。抗日战争暴发后,医院门诊部和办公室被日寇炸毁,省立医院遂随全省卫生处迁往永安、沙县(南平)等地。1938年2月,迁到永安后成立福建省临时医院,7月改组为全省卫生处附属医院,随后相继改名为福建省立永安医院、福建省立第二医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迁福州现址,1947年改称福建省立福州医院,1949年由军管会接管,1952年7月复名福建省立医院。文革期间,因合并、兼并、改组而先后改名反修医院、省卫生防治院、省第一医院等,1978年,文革结束后再次复名福建省立医院,并延用至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