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广东省湛江地区举行优稀龙眼十佳评选,储良龙眼荣获第一名。1990年8月高州储良龙眼在广东省省优质龙眼评比中以总分103.45分荣获第一名。1992年高州储良龙眼获得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1996年国家农业部、农垦局和南亚办指定高州市为“储良龙眼生产基地和育苗基地”。1997年高州储良龙眼被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1999、2001年获得中国(北京)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2001年储良龙眼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2001年,“高州储良龙眼”被“中国果菜大赛组委会”评为“2000年中国百姓最喜爱的果王”。2011年,高州储良龙眼被评为“岭南十大佳果”之一。2011年高州发布实施《储良广眼》企业联盟标准,规定了储良广眼鲜果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贮运要求等。[1]
枝叶特征
储良龙眼树势中等,树冠半圆形,开张;枝干树皮较粗糙,枝条节间较短,分枝多,1-2年生枝条上的皮孔较密集,形状较圆而粗糙;小叶6-8片,中等大,呈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背叶脉明显,叶面平滑,但肥水特别充足时,叶片侧脉间的叶面稍隆起;叶片深绿色,有光泽。[2]
花果特征
储良龙眼(图3)[3]
花穗中的雌花着生位置较低,开放较早,果粒较密,果穗显得较紧凑,穗长25-30厘米,每穗果20-50粒不等,果粒大小较均匀。果大,平均单果重12-14克,扁圆形或鸡肾形,两端圆,果蒂平;果皮黄褐色,较平滑,果蒂部无放射纹,龟状纹较浅。果肉蜡白色,透明,易离核;肉质爽脆,汁较多,清甜带蜜味。果汁含溶性固形物20-22%,最高达24%,每100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44-52毫克。果实可食率69-74%,鲜食品质上等,加工成果脯(桂圆肉)黄净半透明,肉身厚,干爽耐贮。种子较小,棕黑色。[2]
储良龙眼对土壤、气候、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在山上种植也能获早结、丰产、稳产。一般植后第三年开花结果。在广东高州,其多数年份的成熟期是在7月底至8月上、中旬,早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则8月中、下旬成熟。果实丰产性能好。但对肥水供应水平的要求较高。[1-2][4]
储良龙眼原产于广东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1996年高州市被农业部南亚办授予储良龙眼生产基地。截至2006年,该品种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例如桂东南各县市)、福建、云南等地区,储良龙眼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1-2]
生长于高州分界镇储良村内,1943年初村民莫业坤从山边一株百年老树上,用圈枝的办法种植在自家的庭院里,当时圈了4条只成活1棵(可惜老树解放前就被人砍掉)。1980年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龙眼专家薛日辉带领考察组到现场,对惟一的储良龙眼母树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和鉴定,肯定了它的优良性状。1982年,广东省湛江地区举行优稀龙眼十佳评选,储良龙眼荣获第一名。此后又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教授反复观察鉴评,一致确认为我省珍贵优稀品种,随之被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收入全国优稀龙眼基因库贮存。储良龙眼因质优味美而屡获殊荣。
目前,“储良龙眼”已成为优质龙眼的代名词,是龙眼中的贵族。储良龙眼母树的“儿孙”不但在茂名地区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它们还走出茂名向市外、省外,已向全省兄弟市和广西、海南、云南、重庆等地繁殖几千万株,成为全国龙眼品种中种植面积最大,收入最多的品种。而据称它们都是由高州市分[6]界镇储良村的那棵“龙眼母树”上分支繁衍出来的“子孙后代”,储良龙眼母树被人们称为英雄母树。今天这棵依然郁郁葱葱的“母龙眼”已成为高州市一个新的旅游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