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土生土长的紫阳人,每个人都会来段紫阳民歌,上学时,学校用民歌比赛,茶文化节时,用民歌展现紫阳风采,闲聊时,人们还爱用民歌斗艳。这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使紫阳被称为“民歌”之乡。
紫阳民歌是紫阳县内极具陕南紫阳特色的一种民间歌曲,依托紫阳各种民俗活动,反映出人们丰富的民俗活动。紫阳民歌伴随着紫阳人民,随着生活习俗慢慢升华,如今的民歌大约有5028首,体裁包括山歌,号子,小调等,下面承接着社火,风俗,宗教,曲子等各种歌种。它的歌词风趣幽默,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借喻巧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依托着似川似楚的紫阳方言,韵味独树一帜。其旋律婉转优美,独具小家碧玉的风范,民歌的唱法是独具一格的颤音唱法,因此紫阳民歌对于丰富中华民族音乐宝库、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进而紫阳民歌被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5000多首民歌中独具代表性的是《唱山歌》《南山竹子》《郎在对门唱山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