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小姐----户县秦镇凉皮1

家乡区县: 西安市户县

凉皮为陕西汉族特色小吃之一,又称陕西凉皮。凉皮分为米面皮和面皮两大类,米面皮实为米皮。河南濮阳另有一种卷凉皮。

面皮被誉为汉中风味小吃的“四绝”之首,据传汉中凉皮起源于 (公元前231—前2l3年)秦始皇鼎盛时期。《长安县志》和《留坝县志》描述凉皮的起源有这段文字:秦始皇在位时,南郑县有稻田十万亩,有一年久旱不雨,稻田干枯,打下的稻谷尽是稻秕,碾出的大米质量太差,无法向皇帝纳贡,农民们深恐欺君之罪,非常焦急恐慌。当时有位姓朱叫十三的农民,将打下的新大米用水拌湿之后,用碾米的水磨碾子把大米碾成糊状,然后倾倒在甄箅上蒸熟,再切成条状,名为大米皮子,大家尝后各个称奇。朱十三和纳贡的人来到秦镇,将面皮献给秦始皇。秦始皇吃了面皮感觉美味可口,倍加赞赏,并令今后汉中地区的贡物只能献大米和凉皮子。凉皮这一小吃,逐渐走入民间,成为家常便饭。

定义

凡是使用含淀粉的制品(桂朝米、高精面粉、薯类、豆类等含淀粉的制品)通过浸泡工艺、磨浆过滤、熟化、冷却、销售等加工过程都属于凉皮范畴之内。

分类

品种

面粉类的、大米类、淀粉类和杂粮类的。

具体类型

1. 面粉类:高精面粉。

2.大米类:贵朝米。

3.淀粉类:红薯粉、豌豆粉、绿豆粉、澄粉。

4.杂粮类:玉米、绿豆、豌豆、红薯、地瓜、蔬菜等。

工艺

大米浸泡工艺和水洗面和免水洗面工艺共计三种。

1.大米工艺:使用贵朝米浸泡---发酵后--淘洗--磨浆--过滤--沉淀--熟化-成品

2.水洗面工艺:面粉和水的比例:(1:0.6)和面--醒面--洗面-沉淀--熟化--成品

3.免水洗面工艺:面粉和淀粉搅拌--磨浆--过滤--调浆--熟化---成品。

称呼

凉皮:口头语面皮、米皮、擀面皮、粉皮、面筋、酿皮等统称为:凉皮。

由于凉皮为大众化小吃,由于当初凉皮行业没有正规的说法和统一的书面语,所以在各地对凉皮这个小吃叫法各异,但都是使用淀粉浸泡沉淀后熟化得到的一个淀粉制品,制作原理一样,所以你如果

在汉中叫:面皮。

在宝鸡叫:擀面皮。

在秦镇叫:米皮。

在安康叫:蒸面。

在内蒙叫:面精、面筋。

在新疆叫:酿皮。

在广州叫:河粉。

在安徽叫:卷凉皮。

在台湾叫:面皮果果。

在日本叫:凉条。

在甘肃叫:瓤皮。

熊熊小姐(2014-05-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