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崇高伟大,有的简单平凡。作为一名教师,仙海区石河堰村的蒋芙蓉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辛苦并快乐着”的老师。在忙于工作的同时,蒋芙蓉认为孝敬老人是自己的责任,所以在工作之余,她全身心地孝敬老人,使家庭更和谐,赢得了全村上下的一致好评。
蒋芙蓉的丈夫在村上跑运输,儿子在外地求学,她每天除了工作外,还要悉心照顾好与自己住在一起的公婆。
她的婆婆由于年迈,耳聋眼花,还患有精神病,生活起居不能完全自理。她自嫁过来后,就担负起了伺候老人的责任,为老人端屎端尿、洗涮衣裤、打针喂药,十几年如一日。因为老人常年打针,肉里长了核子,针扎不进去。看着老人痛苦的神情,她非常心疼,便用热毛巾给老人敷。由于病痛,老人时常把忙碌一天、身心疲惫的她从梦中喊醒。每当这时,她总是毫无怨言地为婆婆端水喂药,捶背揉腿,直到老人安睡。
蒋芙蓉的母亲患有冠心病、胃病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几次院。每当母亲住院时,她常常会陪伴在母亲床前,待老人病情稳定、痊愈后才离开。
“家里的这些病人都是我们的亲人,在家位置排第一,咱不能嫌弃。人一生谁都会摊上病灾的事,谁都会老,我们要尽量照顾好他们。”蒋芙蓉经常这样教育儿子。听话的儿子也常常帮助妈妈照顾老人,经常为老人端水喂药,从没说个不字。每当看到此情此景,一股暖流立即涌上蒋芙蓉的心头,儿子长大了,也懂事了。
老人上了岁数,唠叨总是难免的。每当这个时候,蒋芙蓉都会对儿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很多矛盾和误会。
蒋芙蓉和丈夫结婚已近20年了,她与婆婆的关系一直很融洽,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如今,虽然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但蒋芙蓉说:“我们绝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生我、养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抚养我成人,是他们带我步入社会,教我怎样做人。”蒋芙蓉认为,父母岁数都大了,生病在所难免,所以作为儿女更应该悉心照料。
蒋芙蓉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老师,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关心老人是她应该做的事。“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做人最起码的标准。我们的这些想法不能仅仅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蒋芙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