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郊外的“古城旅游”景点其实不少,像即墨故城、雄崖故城等等,都是很可以观赏一番的。而今天的胶州牧马古城,虽然只是遗迹景观,但其历史渊源的久远,还是让人叹为观止。
牧马古城,又称牧马城遗址,位于胶州市里岔镇西北1.5公里处。里岔镇地处胶州市西南方向,距胶州市约30多公里。胶州地区因拥有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而闻名于世。夏商属莱夷之域,秦朝时置黔陬县,西汉又有计亓、祓等侯国,诞生于西汉的牧马古城便是祓侯国驻地,明代将其修缮并继续在此养马,这里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牧马古城。
胶州牧马古城自西汉至明清,一直保存比较完好,上世纪40年代,日军曾在牧马古城旁边的董家村长期驻扎部队,将牧马城东、南、西三个石门拆毁建造碉堡,古城从此走向衰败。
据孙家庄的孙大爷讲,整个牧马古城呈正方形,长宽各500米。他年幼时经常爬到牧马古城的三个石门上玩耍,石门是用大块方石垒砌而成,每个石门顶部均呈方形,约3米宽、6米长。石门之外,就是用当地黏泥夯打而成的城墙。为使城墙结实,当初在建造城墙时还使用木料作“筋骨”,到上世纪60年代,木材朽坏,大多暴露于城之外。那时的城墙如现在平房一般高,极陡,人一般是无法上墙。因就地挖掘泥土夯城,牧马城附近曾出现东北城壕和西南城壕,城壕积水后变成池塘。
牧马古城石门遭受日军毁灭性拆毁,环绕一周的城墙渐渐衰败,现牧马古城仅原先南向石门外的泥土瓮城算是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其实,牧马古城绝不单纯是为了牧马而牧马。另据考古专家,曾在城墙内发现铜镞,更证实了牧马古城的防御功能。
牧马古城现遗留城墙一段,成坡度状,坡顶杂草丛生,墙根部黄泥裸露,这段城墙高约2米,其余城墙均已倒塌,成为“良田”的一部分。据村民讲,牧马古城一带土地肥沃,栽种玉米、花生、地瓜等庄稼,收成极好。另外,水草丰茂,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初选址之时充分考虑到养马之所需。当初谁在养马?所养马匹又参加过何战役?当初曾有多少牧马?从牧马古城消失后,那养马人又流向何方?这些现在都很难找出答案。现今牧马古城大部分土地归孙家庄所有,另有一部分归董家村。据孙家庄一村民讲,孙家庄建于隋朝,也就是牧马古城形成500年之后,他还告诉考察队员,据其先祖所传,最初建造牧马城的人名叫“外莽氏”,这大约也是有关牧马城建造者的首次披露。
牧马古城除出土过铜镞外,还曾出土汉砖、陶器、玉石以及铸有“货泉”、“五铢”等字样的铜币。
明朝重新利用牧马古城的遗迹几乎没有留下来。孙家村有传说,某村民在牧马古城旁的东北城壕池塘里洗澡时,摸到一只小金马,他欲将小金马洗净带上岸时,不慎失手将其坠落水中,再不复得。另据传古城瓮城内尚有墓葬,但未得到最后证实,如果存在的话,那将是牧马古城遗留文化的延续。
欢迎访问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maoqinghe
梧桐子胶州:http://www.wutongzi.com/kan/shandong/jiaozhou.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