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那么多清远的小吃、旅游,现在也来说说清远的人物吧。
郭仪长(1732——1809),字震元,号豫堂。是清远郭氏第十五代传人,居清远城(今清城区)下廓后街迎恩社兴仁里,故史书多称郭仪长为清城下廓后街人。郭仪长生于清朝鼎盛时期,长于富贵之家,自幼聪颖,才思敏捷。初由郡附贡生历任刑部湖广江苏司额外主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中举。两年后,乾隆特别欣赏郭仪长之文才,不时召见,听其讲课,恩赏有加。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奉旨补授河南司主事兼办江苏司事,四年后升为刑部奉天司员外郎,每年冬夏均陪乾隆到天坛和地坛祭祀。嘉庆即位后,对郭仪长更加恩宠,深得皇帝信任,仕途青云直上,不断加官进爵,钦命巡视北城察院、掌江西道监察御史、兼署江南道监察御史和浙江道监察御史、诰授中宪大夫。
在《郭仪长奏疏》里,他撰写出大量切中时弊的奏疏,提议加强海防、整肃吏治、严惩械斗、禁止非法贸易、禁止清兵扰民等,多为皇帝所接纳。由于视为亲子的侄儿郭见晟不幸在京城病逝,69岁的郭仪长身心霎时遭受沉重打击,万念俱焚,次日便告假回乡修墓。失在世人视野。
郭仪长退休回乡九年,特别关心家乡公益事业,赈灾、办学、修桥、建路多得力于他,除了替家族修谱修墓,还主编邑志,收养遗孤,助其成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郭仪长曾捐地和捐巨款建筑清远“凤城书院”,为倡盛清远文风,作出了不朽贡献,在京城和故乡清远传为佳话。
嘉庆14年(1809年),郭仪长逝世,终年78岁,葬太平乡大埔冈黄土塘之“渔翁撒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