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廊桥

家乡区县: 福建省屏南县

 廊桥俗称“厝桥”,意思是“像房子的桥”,这种桥上有房子的桥梁建造形似在我国古代很普遍,《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就是一种“厝桥”。屏南县是著名的“桥梁之乡”,现境内保存着13座木拱廊桥。

  十三座桥中有现存全国最长的木拱廊桥“万安桥”该桥始建于北宋,桥正中石墩上有一嵌入桥墩的石碑,碑文云:弟子江稹谢钱一拾三贯又谷三十四石,结石墩一造,为考妣二亲承此良因,又为合家男女及自身各乞保平安。元佑五年; (1090年)庚午九月谨题。明末“戊子盗毁,仅存一板”,清乾隆七年(1742年)重建,乾隆三十三年又遭盗焚,架木代渡。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复建为34开间136柱桥屋,民国初烧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再度重建,桥身向右岸延伸为38开间156柱,桥西北有重檐桥亭。1952年桥西北端被大水冲毁12开间,1954年县人民政府出资重建。建桥木匠主绳为长桥村黄生富、黄象颜;石匠为本县曲尺尾村邱允请、前溪村林庆祥。现桥长98.2米,宽4.7米,桥面至水面高度8.5米,五墩六孔,船形墩,不等跨,桥堍、桥墩均用块石砌筑,桥屋建37开间152柱,九檩穿斗式构架,上覆双坡顶,桥面以杉木板铺设。桥中设神龛,祀观音。桥西北端有石阶36级,桥东南端有石阶10级。遥望该桥形似长虹卧波,非常壮观,清贡生江起蛟诗云:“千寻缟带跨沧州,阳羡桥应莫比幽。月照虹弯飞古渡,水摇鳌背漾神州。汉家墨迹留中砥,秦洞桃花接上流。锦渡浮来香片片,令人遥想武陵游。”

还有鸳鸯溪的仙人桥关于仙人桥有个传说,说当年鲁班仙、赤脚仙、赤山翁在鸳鸯溪比试手艺,要各显神通建造一座桥,结果鲁班仙在上游建造了一座一墩两孔的木拱廊桥——刀鞘桥,赤脚仙在下游建造了两墩三孔的木拱廊桥——双龙桥(上面有提到),赤山翁别出心裁,他用一根芦苇杆挑着石头来这里建一座石拱桥,途中被一村妇看见,她惊讶地说:“哎呀!你怎么用芦苇杆挑石头?”一句话破了赤山翁的仙术,芦苇杆断了,一担石头从山上滚下来,赤山翁气恼的甩手不干了。鲁班仙为了方便群众,只好用神斧砍了两棵大树,横架在鸳鸯溪上,建成一座简易的木桥,人称“仙人桥”。后来年久桥毁,现在的石桥建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即上图中的桥)。

   此外还有千乘桥、双龙桥等古廊桥,下回为大家带来其他的古廊桥,谢谢观看。

Dawn(2014-05-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