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秀友陈莎,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周至县楼观镇。
楼观镇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境内。东距古城西安70公里,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相接,道家老子的”无为“学说先不谈,这里的风景且听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真实地反映了楼观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价值。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
周至县楼观镇发展概况:楼观镇周一村地处中国道教圣地,秦岭山脉大陵山脚下,位于陕西关中旅游环山107公路两侧。因解放后成立周至县第一个生产合作社而被誉为“周至第一村”,简称“周一村”。全村由4个自然村组成,共12个村民小组,653户,2893人。全村土地面积5760亩,其中耕地面积4200亩,现有猕猴桃面积3600亩,占耕地面积87%。全村已建成猕猴桃冷藏库46座,贮藏能力2600吨;小型猕猴桃果干加工厂2座,年加工猕猴桃鲜果近千吨。有92%的农 户参与猕猴桃产业,2007年产猕猴桃鲜果8500吨,鲜果销售收入1360万元,冷库储藏收入20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787元,其中人均猕猴桃收入4547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95%。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楼观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230元高48%。所生产的优质猕猴桃鲜果已出口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
周至县委、县政府为了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带动周至猕猴桃基地不断提高标准化栽培管理水平,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服务,多方参与,群众受益”的工作思路,实施项目捆绑式操作,建成周一村精品猕猴桃示范专业村。通过涉农部门项目捆绑,村组干部及全体果农共同努力,完善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硬化了园区生产道路,修缮配套了果园灌溉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各有关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与该村农民技术员共同协商,针对猕猴桃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订出了详实的新技术推广实施计划,加大了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力度。周一村2005年被省农业厅确定为“科技入户”示范村,省、市、县三级农业专家联手,加强技术指导,重点推广猕猴桃标准化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以A级绿色食品猕猴桃标准化栽培管理为基础,实施“单枝上架,配方施肥,定量挂果,生物防治”四大技术,开展猕猴桃有机标准化种植试验示范,全面提升了周一村猕猴桃标准化栽培管理水 平。2007年该村生产的优质套袋海沃德猕猴桃全部出口销往欧洲市场,受到了欧洲消费者的赞赏。
周一村作为猕猴桃的最佳适生区,为了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断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周一村于2003年组建了“楼观镇周一村猕猴桃协会”。通过协会这一果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联合起来,实施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包装销售。生产优质果品,并于产业化龙头企业联手,共同开拓市场,增加果农收入,有力地推动了该村猕猴桃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国家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后,该村猕猴桃协会积极组织会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召开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大会,全体会员一致通过,注册成立了“西安周至周一有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从每个销售环节上服务果农,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不断提升、引导、带动周至猕猴桃产业健康、科学发展,加快一村一品工作不断升级。2007年9月成功地迎接了全国一村一品会议代表来周一村参观指导工作。
为了不断适应高端水果市场要求,提高猕猴桃产业的附加值,加快一村一品发展,周一村计划在2—3年内,大力发展世界级猕猴桃新品种,全面应用有机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实施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合作方式大面积推广定单农业。不断提高产业化成度,延长产业链条,以107环山旅游路和老子文化起源地为依托,发展观光、旅游、示范生态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真正把周一村建设成为一村一品示范村。
为了适应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以及大西安城镇化的脚步,开始筹建楼观新镇,以道教圣地楼观台为依托,建成中国楼观道文化展示区,曲江农业示范区等等,作为西安市城乡一体化的示范点,楼观镇在西安城镇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周至县楼观镇古墓发掘:2005年周至县楼观镇村民整地时意外发现一座古墓,当地文物部门发掘清理,出土了铁器、陶罐、钱币等文物10件(组),丰富了当地历史及考古研究资料。
周至县文管所副所长王党周介绍,2005年7月5日楼观镇延生观村6组村民杨福民等人在修整田地翻掘一处土坎 时,发现地下露出古砖,他们意识到此地有古墓,随即报告县文管所,文管所迅速派人到现场进行发掘清理。所见的古墓处于终南山北麓峪道附近,墓为竖穴土圹墓,其上有大量积淤沙石,墓门口有青砖砌堵,墓室地面也铺砌有青砖,其中棺木等已朽化无迹,留有一具风化残缺的尸骨。文物工作者在墓室内出土不少文物,计有铁釜、铁刀、铁锥、铁钉、玉、陶罐、新莽钱币等。
铁釜直径约34厘米、高约30厘米,有双耳,尽管锈色斑驳,但整体依旧坚固完整。铁刀长约43厘米,柄首铸为环状,虽已锈蚀严重,但仍可看出当初的直身单刃、刃口薄锐的威仪。一枚铁锥为环状柄首四棱尖刺状,长约25厘米,也应为当时的一种武器。还有多枚长约20厘米的大铁钉,可能是用来钉棺材所用,其硕大的体形反衬出当初棺木的厚重庞大。这些多种铁器在墓内集中映示出两汉之际铁器的普遍应用。
楼观镇出土的新莽币有货泉70枚、货布5枚,皆品相完好,形小而轻薄,薄裹一层绿色铜锈,其悬针篆钱文尤显得清晰秀雅,显现出王莽时期货币改革的特色。特别是墓中还出土4枚底径约2厘米的圆锥形器物,中雕凿有贯通四方孔,分量较重,估计为金属铸制,但一时不能确定为何种材料、什么用途。
这一古墓年代应是新莽末期到东汉初期,依据墓中铁釜、铁刀、铁锥等军事所用器具随葬现象判断,墓主可能为武将身份。
楼观台为道教圣地,有说经台、藏经阁、仰天池、栖真亭、会灵观、玉华观等古建筑群。传说西楼观台为老子坐化之地,有老子墓。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437522810/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437522810
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chensha1231
梧桐子家乡代言网站(周至县):http://www.wutongzi.com/kan/shaanxi/zhouzhi.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