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鸳鸯玉夜光杯

家乡区县: 甘肃省武山县

    古人所说的“夜光杯”到底是什么样?谁也没见过。不过,幸好甘肃天水市武山县的山丹镇附近盛产一种特别的石头——鸳鸯玉,用它做成的杯子被当地人称为“夜光杯”。那以山丹镇产的这种“夜光杯”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带着疑问我们来到山丹镇,试图揭开古镇名杯的秘密。

    鸳鸯玉是超基性岩石,化学成分是蛇纹石、碳酸盐、滑石、磁铁矿及铬尖晶石等。矿物名称叫蛇纹岩,属年青碧玉的一种。

    鸳鸯玉的分布点主要有武山鸳鸯镇邱家峡矿点和庙儿湾矿点,其中尤以邱家峡矿点的储量丰富,赤露情况较好。甘肃天水武山鸳鸯玉已探明储量3.24亿?,为世界第二大矿。
鸳鸯玉又名蛇纹石玉,因其结构细密,质地细腻坚韧,抗压、抗折、抗风化性好,可琢性强,光泽晶莹,而成为玉雕工艺品、高档农具的配套镶嵌和高级饰面之理想材料,其色泽呈翠绿、墨绿、橄榄绿、莹光淡绿等多种,暗映天然纹理,恰似龙舞动,霓虹缭绕,十分典雅。

夜光杯

    驰名中外的夜光杯是用鸳鸯玉精雕细琢而成,他集实用、观赏、馈赠、收藏于一身、杯壁薄如纸、明如镜、晶莹剔透,是收藏和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朝诗人王翰这首千古绝唱,使夜光杯久负胜名,流传至今。

    夜光杯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西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西周(约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国王姬满应西王母之邀赴瑶池盛会,席间,西王母馈赠姬满一只碧光粼粼的酒杯,名日“夜光常满杯”。姬满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从此夜光杯名扬千古。

    武山素有“众山皆藏玉”的称誉。成书於一七一二年的《宁远志》(今武山县)中,就有“峡谷蕴玉”的记载。此峡谷就是指武山的鸳鸯峡,因而武山玉也称之为鸳鸯玉。用鸳鸯玉加工生产的石材谷称大花绿,品质好,亮度强,档次高。加工制作的各种工艺品色彩斑谰、光泽夺目、精巧美观、新颖大方、风格细腻、造型生动,誉满国内外。特别是特别是用鸳鸯玉制作的夜光杯洒具系列产品更是别具一格,色自天然,耐高温、搞严寒、斟烫酒,不爆不炸,严冬不冻不裂,盛酒后酒色不变,酒味更浓,多年来享誉海内外!1982年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尼泊尔国王的“双龙杯”就是武山鸳鸯玉制作而成。

ㄣ承諾逐漸被遺忘(2014-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