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十堰——香菇

家乡区县: 十堰市茅箭区

据历史记载:房县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巩固如有房屋”而得名。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东临荆襄,西通川陕,南依神农架,北抵武当山。总面积5110平方公里,是湖北省版图第二大县。素有“千里房县”之称。房县四周高山环绕,呈盆地地形,这里山场辽阔,境内森林、草场、水能、矿产、土特产品、药材、旅游等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房县的香菇、木耳、温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房县是全国著名的“香菇木耳之乡”、 “黄酒之乡”。境内五处热矿泉自然露头于世界著名的“青峰大断裂带”上,来自 4000米以下地质断层,常年水温保持在37.7℃,医疗、饮用、沐浴效果都很好,被誉为“中华泉水之冠”。

在房县,一条南北行驶宽敞的四车道武神生态旅游路像一条玉带贯穿千里房县,沿途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就像百里画廊镶嵌在房陵大地上,让游人在绿色的环境中感受到房县地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行走在武神旅游生态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房县沿途的奇山险峰的俊美,真的有一种“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沿路两旁“青瓦、白墙、红架、坡面、木窗”式仿唐风格的民居成为沿线旅游观光的新亮点,一栋栋古朴雅致、清新靓丽的特色民居既有着历史的厚重,又有着现代的雅韵,在充分展示了这里的历史文化氛围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这里的人民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行走在房县这片土地上,处处感受到这片古老热土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房县着力打造十堰南部的中心城市建设,武神生态旅游路、谷竹、十房高速、竹房城镇带穿境而过。房陵大地上,工业群、产业带、新农村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文化长廊打造,让这片古老的房陵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走进千里房县,沿途的所见所闻会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

房县是全国著名的“香菇木耳之乡”,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这个香菇。话说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香菇,她爱上了一只蘑菇,但蘑菇已经有了金针菇做女朋友。香菇看看自己,又黑又丑,再看看金针菇,又高又白又苗条,简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白富美啊,香菇觉得自己比不了金针菇,更配不上蘑菇,就只能偷偷的暗恋着蘑菇。

多么可怜又可爱的一只香菇啊。我想借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千万不要以貌取“菇”,这香菇虽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却是功能强大,益处多多。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房县香菇,房县在一千年前就有香菇生产,历有“香菇山珍”之称。长久以来,房县香菇以清香可口、味道鲜美而闻名于世,是中外名菜不可缺少的佐味佳品,被营养学家冠以“菌星”、“菇中之王”、“素菜之荤”、“营养元素之宝库”等美誉。远在美国加州,就有中餐馆以“中国房县小花菇”的招牌吸引食客。

房县地处秦巴山脉腹地,鄂西北神农架北麓,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适宜,造就了这里丰富的物产资源,是专家公认的香菇生产“黄金地带”。所产香菇因其栽培历史悠久,自然条件独特,产品质量上乘,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畅销世界五大洲,被誉为“香菇燕耳之乡”。

香菇,又名香蕈、香菌,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类,形状有半球形,菌盖表面呈褐色,菌褶白色,是世界上有名的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可作汤、扣肉、烧菜,被营养学家冠以“菌星”、“菇中之王”、“素菜之星”、“营养之宝库”的称号。据医学化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12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食用历史。我国古代学者早就发现香菇类食品有提高脑细胞功能的作用。在《神农本草》中就有服饵菌类可以“增智慧”、“益智开心”的记载。房县地势优越,气候适宜,香菇种植成为房县主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因此房县享有“香菇之乡”的美誉。

在房县随处可见“香菇基地”、“香菇大棚”。每年秋、冬季是香菇丰收的季节,在房县乡村、集镇、城区随处可见菇农们忙碌的身影,从他们憨厚的笑容里,就可以知道今年他们香菇又丰收了。

房县土城镇龙坪村村民杜昌翠是当地一个香菇种植大户,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她在家里和乡亲们合伙种植香菇,通过几年的勤奋劳作,这几年她家收益很不错,盖起了楼房,买了家用电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net(2014-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