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沿革编辑奈曼,系明代蒙古族部落名。奈曼即《元史》所谓乃蛮。据《钦定金史语解》:奈曼“蒙古语八数也”。
古代曾为匈奴、东胡、乌桓、鲜卑、契丹及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休养生息之地。13世纪初,隶属成吉思汗大蒙古国。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成吉思汗第十九世孙额森伟征诺颜之子衮楚克率奈曼部归顺后金皇太极。清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皇帝赐授衮楚克为札萨克多罗达尔罕郡王的爵位,世袭罔替。至中华民国初期,奈曼旗历经十二世十六任郡王,统治奈曼300年。
民国24年(1935年),日本侵略军侵占奈曼旗,伪政权废除旗札萨克制,成立伪奈曼旗公署。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35年(1946年)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奈曼旗政府,隶属辽北省哲里木盟。民国38年(1949年4月),奈曼旗随同哲里木盟由辽北省划入内蒙古自治区。
1969年7月,奈曼旗随同哲里木盟划入吉林省辖。1979年7月,奈曼旗随同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9年8月,哲里木盟撤盟设立地级通辽市,奈曼旗隶属通辽市管辖,旗党政机关驻大沁他拉镇。[1]
2行政区划编辑
区划沿革
奈曼旗王府
1999年,奈曼旗辖5个建制镇,13个苏木和13个乡,共31个乡级行政单位,529个嘎查村,12个居民委员会。[2]
2000年,奈曼旗辖11个镇、8个乡、12个苏木。
2001年9月,自治区民政厅批准同意白音塔拉苏木改设建制镇。全旗下设大沁他拉、八仙筒、青龙山、东明、治安、土城子、沙日浩来、义隆永、新镇、平安地、得胜、黄花塔拉、白音塔拉13个镇;白音昌、苇莲苏2个乡;固日班花、章古台、巴嘎波日和(已被取消)、奈林、清河、明仁6个苏木。
2006年6月,奈曼旗辖大沁他拉、八仙筒、青龙山、东明、治安、新镇、沙日浩来、义隆永8个镇;固日班花、白音他拉、明仁、黄花塔拉4个苏木,类似乡镇级区划国有六号农场。[3]
区划详情
奈曼旗人民政府驻地为大沁他拉镇。辖12个苏木镇、1个国有农场、1个街道、355个嘎查村、9个社区居委会。4个苏木:固日班花、白音他拉、明仁、黄花塔拉;8个镇:大沁他拉、八仙筒、青龙山、新镇、治安、东明、沙日好来、义隆永。1个农场:六号国有农场。1个街道:大沁他拉街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