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的新都区有座被大树环绕的寺庙,叫做宝光寺。这座寺庙环境幽雅,鸟语花香,是非常适合祭祀,和休闲的地方。
宝光寺是四川有名的佛教禅宇寺庙。相传始建于东汉,隋代名大石寺。公元881年黄巢攻破长安,唐僖宗奔蜀,在寺后建造行宫,令重修寺、塔,改名宝光寺。宋代时有僧众3000人,盛极一时。明代毁于兵灾。清代培修扩建,形成现在规模。宝光寺坐北向南,中轴线对称,照壁面对大门,依次为天王殿、舍利宝塔、七佛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紫霞山。两侧禅堂、法堂、戒堂、斋堂,仪轨俱备。殿堂雄伟壮丽,门、窗、檐、拱,雕刻精细,有石柱400余根,显示了古建筑的高超艺术。寺东侧为罗汉堂,塑有三佛、六菩萨、五十祖师、五百罗汉,每座塑像高2米,彩绘金身,造型绝妙,神采各异。寺内舍利塔建于唐代,为密檐式四方形砖塔,高30米,13层,每层四面刻佛像,四角悬铜铃。寺内还保存有南北朝梁大同二年的石刻千佛碑,清光绪年间镂刻而成的舍利塔及寺僧称道的“三宝”:舍利子、优昙花和贝叶经。
相传唐僖宗因黄巢起义逃亡到四川,在夜间看见寺内福感塔下放出祥光,随后挖出一内藏13颗舍利子的石匣,遂改寺名为"宝光寺",将舍利子置于塔下,改塔名为"无垢净观舍利宝塔",又称宝光塔。宝光塔微向西斜,素有"东方斜塔"之称。相传古时地震,宝塔摇摇欲坠,佛教徒冒生命危险前来保护,感动了天帝,派来四位与塔同高的天神在四周扶持。其中一个用力过猛,塔就从此向西倾斜了。
光我在这说也没什么用,希望大家来我家乡感受下,这神奇的宝光寺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