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东县文化建设亮点纷呈

家乡区县: 揭阳市揭东区

2007年以来,揭东县各级大力推进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文化室、文化广场、文化公园等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开花。目前,全县村级文化室有155个共1.5万平方米,文化广场120个共41.1万平方米,新建文化公园20个共16.8万平方米。三年多来全县共投入文化室、文化广场、文化公园等群众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近3亿元。县镇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遍地开花,涌现了揭东人民文化广场、地都金都文化广场、锡场锡西文化广场等一批较具规模、设施功能齐全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亮点纷呈。这些建成的群众文化活动设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活动服务平台,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老百姓的啧啧称赞。
近年来,揭东县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方针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繁荣大文化作为“打造工业新城,建设幸福揭东”一个重大举措,以建设“文化强县”为奋斗目标,下决心、强信心、下狠心、花实劲,大力扭转原来文化事业相对落后的局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目前,全县有集艺术中心、图文博、影剧院于一体的县文化艺术中心,乡镇文化站15个,总面积1.24万平方米,影剧院5个。村级文化室有155个,总面积1.5万平方米,文化广场120个,总面积41.1万平方米,新建文化公园20个,总面积16.8万平方米。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1项,省级3项。经营性文艺团体2家,书店45家,印刷企业60家,音像制品店30家。
◆上下联动,多方筹资,大力推进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揭东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四次、五次会议精神,响应建设文化大市的号召,在县委四届四次、五次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把建设文化强县、推进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好县镇村三级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2007年以来出现了县镇村三级联动,政府主导投资、集体筹资、个人捐资建设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热潮。
——乡镇主导,多方筹资建设镇级群众文化活动设施。近年来建成和在建项目有地都镇金都文化公园和炮台镇文化活动中心等。
金都文化公园位于地都镇政府前,占地面积30亩,投入资金260多万元,于2005年3月动工兴建,同年11月竣工。公园设计突出“地都石材”这一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有绿荫广场、主题广场、文化平台、情趣平台、休闲艺廊、休闲园区、艺品展示区、互动艺术平台、健身活动区等9个功能区。该公园的建成,不仅为该镇人民群众营造了一个休闲、娱乐场所,还进一步增强了镇区凝聚力,提升了该镇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炮台镇文化活动中心为在建项目,规划占地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000多平方米,计划投资2000多万元,于 2009年9月动工,2011年建成。将建设文化站办公楼、图书馆、新影剧院、展览厅、培训中心、人文广场、文化品牌街、健身区及其他配套设施,与小梅花艺术团培训基地构成一个整体,为镇区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该项目的建设对提高炮台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村社区多方面发动群众捐资建设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几年来建成的较大文化设施项目有锡场镇锡西文化广场、曲溪路篦文化公园等。
锡场镇锡西文化广场于2008年11月份开工建设,2009年竣工交付使用。锡西文化广场占地80亩,投入资金1500万多元,全部为锡西村里企业家捐资筹资建设,是该村有史以来最大宗的民生工程。广场内设老人活动室、琴棋书画室;配套大型操场、篮球场、乒乓球台、跑道和多种健身器材。还有大幅石刻浮雕、文明启示柱、石椅条、六角亭、二十四孝图、假山、拱桥、天然石等。
曲溪路篦文化公园占地8000多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由乡贤企业家吴潮标先生捐资500万元建成。公园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园内建有“爱梓亭”、“菱泉玉柱”、“新月拱桥”、“五福景墙”等人文景观。公园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设有曲艺班和书画班,定期组织老艺人传授民间文艺。现在,路篦文化公园成了该村村民及周围县城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此外,揭东目前建成和在建的群众文化活动设施有玉湖镇玉联村草猛埔文化公园、白塔镇文化广场、云路镇陇上农民文化公园、曲溪镇龙砂文化公园、新亨镇硕和村文化广场等,这些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建成,改变了该县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落后局面,为不断丰富全县人民文化娱乐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打造一个立体传媒。近年来,在原有的揭东广播电视台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办了《揭东手机快报》、揭东人民广播电台,并积极筹备建设揭东广播电视网站,充分发挥广播电视资源,努力形成电视、网络、报纸、广播四位一体的立体传媒。目前,《揭东手机报》订阅客户超过6000户。投资近1000万元投入县城数字电视整转工程,已完成县城数字电视整转,并向各镇铺开。揭东人民广播电台于2010年12月30日正式开播,电台内容综合全面,丰富多彩,开设的《早安揭东》、《潮剧天地》、《音乐传情》、《七彩校园》、《健康365》等节目,一经播出即受到本地及周边县(市、区)听众的广泛好评,听众参与节目互动的热情非常高。其中《音乐传情-童声童趣》在开播不到半年时间后参加全市广播电视节目评比,就荣获了广播专题类二等奖。同时,该县电视台努力经营好自办节目,开设的《揭东新闻》、《时事快报》、《聚焦揭东》、《政法之声》、《揭东风情》、《百姓话题》、《说事讲理》等栏目不断为百姓们提供新闻资讯服务,深受观众欢迎。去年,该电视台有两个节目分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电视节目专题类评比一等奖和二等奖。
——活跃一个群艺舞台。通过活跃一个舞台,带动、丰富广大的群众文艺生活。揭东人民广场和榕泰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后,该县通过举办经常性的“广场文艺”活动,有效地带动了全县各乡镇文化公园、文化广场、文化室等文化设施建设,催生了一批文体活动团体,带热了一场场群众文体活动,掀起了一个个文艺演出热潮,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去年举办了庆“七一”暨“突出贡献奖”颁奖晚会、“揭东县庆国庆·忠诚感恩文艺晚会”、“爱在揭东”慈善晚会等大型文艺晚会,今年举办了“博爱暖中华”走进揭东大型演唱会,都产生了良好的带动效应。在“爱在揭东”慈善晚会上,揭东籍各界人士就捐资1.3亿元投入家乡公益事业建设。此外每年均举办迎春联欢晚会、广场灯谜活动、潮剧展演、卡拉OK大家唱、电影放映周等节目,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地都镇每月农历十四举办的“月起金都”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凝聚了所有地都人的热情,成为当地的“同一首歌”,并在全省产生很好的引领效应。炮台群众性文艺文体活动十分活跃,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如潮剧票友会、潮乐社、老人体操队、三棋协会、灯谜协会等民间文艺团体经常性地开展活动。
——展示一个文化揭东。作为潮汕历史文化发祥地的主要所在地,揭东县努力发挥这一文化资源,投资30多万元,编纂出版了《文化揭东》一书,挖掘、整合、展示了一个底蕴深厚的文化揭东。“竖灯杆,升彩凤”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以来,该县文联内所有协会都经过换届并创办了创作基地,为该县文学艺术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精心经营好县文艺刊物《揭东文苑》、《揭东文艺》、《揭东诗词》等,作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交流的载体。去年,成长一批文化新秀,小梅花培训中心喜摘2朵金花,6位作者出版个人专著,新增各类省协会员7名、国协1名。一批文艺作品获全国、全省和市各项奖励。如,小戏《红灯啊红灯》在省教育系统舞台艺术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同时荣获国家教育部颁发一等奖。创作形象歌曲《工业新城今朝美》、《腾飞揭东》及潮语歌曲《揭东——美丽的金凤凰》。此外,还制作了《走进揭东》外宣DVD,编辑出版了《崛起的工业新城》外宣画册、《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论文集、《揭东县书画作品集》、《揭东书法作品集》。
◆扶持培育文化产业龙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近年来,揭东县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拓展文化产业发展路子。揭东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有着悠久的农家文化,通过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合理布局,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使之成该县发展农村经济,培育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产业。该县文化旅游圈包括东部的炮台桑浦山风门径文化森林公园,中部的埔田万竹农业生态园,西部的白塔农业生态种养基地,北部的玉湖坪上观光茶园。这四大绿色文化产业各具特色,又极具发展潜力:风门径湖光山色兼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万竹园悠闲宁静结合文化娱乐,白塔种养基地奇花异果彰显现代农业技术,坪上茶园空气清新极富自然风光。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揭东的绿色生态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品牌,如该县的重点文化产业基地——揭东万竹园就是一家集文化、旅游、观光、娱乐、生态保护于一体的较大型旅游文化企业。该生态园景区面积近千亩,工程于2008年2月7日完工并对外开放。园内设置有潮汕农耕文化展览区以及歌舞表演、儿童游艺等文艺项目,还将增设潮汕风俗展示区等能充分展现地方特色文化的项目,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该生态园在揭阳市以至粤东地区较有影响,吸引了众多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AndyCCH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51056093
我的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jiedong.html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2951056093/home?topnav=1&wvr=5

华仔不是哲学家(2014-04-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