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孙圩子乡胡萝卜3

家乡区县: 安徽省萧县

五、服务与流通 1、开展多项服务,促进基地发展。

为提高基地胡萝卜、生产的科技含量,确保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实现标准化操作,县农技中心与乡农技站组成科技服务小分队。每年胡萝卜播种之前,都定期到基地开展技术讲座,提前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融资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和销售服务都有专门机构负责,并制定了具体规划和各项保障措施。

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基地目前已发展科技服务队员50余名,建立科技范田2000亩,示范户500余家,形成了基地的科技示范网络。为提高菜农的专业技术,采取“农闲时集中培训,农忙时分散培训、关键生产环节田头地边现场培训”,使90%的基地农户都接受了培训。

3、建立产地蔬菜批发市场,发展深加工,加快产品流通。

为做好无公害胡萝卜的产地销售工作,县乡两级政府与专业协会多渠道酬集资金,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21000m~设施完备、功能齐全、集胡萝卜清洗、分选、包装、储运、食宿于一体的产地专业批发市场。该市场承担了孙圩孜乡80%,全县50%的胡萝卜清洗、分选、包装储运任务。大大提升了胡萝卜的商品性。每年吸引北京、山东、河北、江苏、广东等地120余家客户前来设点收购,2005年年交易量达4亿公斤,交易额近2.2亿元,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无公害胡萝卜散地和专业批发市场。

4、扶持壮大胡萝卜种植协会。

为了协调胡萝卜生产与销售的关系,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2000年成立了孙圩子胡萝卜种植协会,并于2001年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协会制定了《章程》及财务管理制度。现协会已发展会员684户、占总农户的65%。协会统一在网上发布产品信息,全面负责全国各地客商的订购、咨询,以协会的名义对外开展经济活动,并专门派人到各大城市调查市场,推销产品。由协会牵头的优质胡萝卜,统一包装后销往西安,每公斤售价高达2.1元,会员种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而取代了单个农户小打小闹的市场主体,发挥了协会组织的群体优势,提升了无公害胡萝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增加了农民收入。

暖暖阳光(2014-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