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一中(三)
3.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全面育人格局 。 坐落在静宁一中校园内的静宁文庙建筑群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一年,距今460余载,为省内仅存的两处文庙古建筑之一。静宁一中充分发挥这一自然优势,突出环境育人的办学特色,竭力构建“高品味、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建成了以文庙中轴线为主线,南门、现代雕塑、艺术广场、文庙建筑群、科技大楼为一线的自然环境。创办了《高中教育论坛》、《静宁一中校报》和《青春》文学报,着力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形成了底蕴深厚、厚德和谐、承载传统、传播文明的校园文化特色。
同时,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努力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使德育目标序列化、管理立体化、方式多样化,形成了全方位德育网络。每年都要举办“养成教育月活动”、“师生文明礼仪教育月”、“安全教育月”、“法纪教育周”、“新生入学教育和军训”、“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每周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召开一次“主题班(团)会”。
4.深化改革,完善机制,狠抓“三风”建设,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国家高等院校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根据学校发展的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静宁一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制度创新,研究、总结、探讨工作思路,努力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管理机制,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有效保障作用。
多年来,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多次召开管理、教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等专题研讨会,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科研工作基本思路》等规定性文件,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自觉投身到科研兴校的实践活动中来,全校上下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蔚然成风。
同时,大力加强“三风”建设,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引入学生发展性评价,促使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全面提高。加强师德培养和师能锻炼,以良好的教风带学风;狠抓考风考纪教育,以文明的考风保学风;实行半封闭化管理,以严格的管理促学风。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形成了管理严、校风正、学风浓的良好格局,促使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考上线人数逐年增多。2005年,一中1436名学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666人,上线率46.4%,其中应届上线317人,上线率43.6%,应届生重点上线123人,上线率18%。绝对上线人数,应届生一本上线率、二本上线率均居全市各中学之首。全市文、理科前10名中,一中各占6名,翟昊、周娟被北京大学录取,邓太光被清华大学录取,饮誉陇上。
截至2005年7月,学校占地155亩,校舍建筑面积29000平方米,有教学班44个,在校学生3300多名,教职工151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