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好人张喜凤——有爱,才会有幸福

家乡区县: 泌阳县

  泌阳县小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十字路口,“喜凤米行”由两间门面构成。37岁的农村妇女张喜凤是店的主人。从早到晚,米行生意兴隆,不少主顾还是“从可远的地方专门跑到这里买米的”,张喜凤说,“生意可忙,基本上每天我都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卖米这行当,张喜凤干了21年。前10多年是小本生意,一辆自行车,一杆秤,后来,一个磅秤,租了门面房,日子辛苦,生意倒也“红火”。而今,生意“大”到可以在东北包200多亩地,且自产的米进了附近县市的超市,却欠下了六七十万元的债务。

是张喜凤不会做生意?还是经营无方?

“我就是见不得别人遭罪”

17岁时的张喜凤不怎么懂得爱情,早恋的原因似乎也不是当时她爱他有多深,而是偶然的一次,她和他一起去了他的舅家,落了一场泪。

丈夫王和平有三个舅舅,除去大舅有个双目失明的媳妇,其他两个都是光棍。当时,4个六七十的老人,住在破旧院子里的三间瓦房。

如花一样漂亮的张喜凤的来到,让舅舅们兴奋异常。他们想表示表示,却谁兜里也没有钱,大舅去赊了个生猪蹄,炖炖,一家人围着看她一个人吃;晚上,几个舅舅满村子跑着求人,才算给她借来一床新被子。“当时我都落泪了。我想,这四个老人,不管咋我都要好好养活一辈子。”张喜凤说,“我这人就是见不得别人遭罪,看他几个舅恁可怜,我就决定嫁给和平。”

因为看人家舅舅可怜,就决定嫁人,这事儿看似“荒唐”,但在张喜凤婚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们接到家里和自己一起生活。直到今天,她依然赡养着他们。

善良,是张喜凤骨子里的品质。2003年,她有了儿子。可在儿子几个月大时,她却带着几袋奶粉,把儿子送到了表姐家。不是因为生意忙碌,而是此前一天,县孤儿院的人来她这里买米时,无意中说起院里一些弃婴的可怜样儿,让张喜凤怦然心动。

孤儿院离米行十多里地。张喜凤不敢跟丈夫说,只是偷着打的到孤儿院给那些缺少母爱的孩子们哺乳。一个,两个,“我就是想让那些缺失母爱的孩子享受到母爱。”张喜凤说,“有一天,有个孩子是噙着我的乳头‘走’了的。搂着他,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儿,可不管咋,我让他享受到了人间母爱。”

这样的记忆太过深刻,此后几年,张喜凤隔不上多久都会给孩子们送些食品、玩具、衣物。有一年端午,张喜凤因病在医院输水,但水只输了一半儿,她就自己拔掉针头,赶去为孩子们包粽子吃。前年,尽管孤儿院搬到了外省,来去一趟很不方便,但她还是不断给那里的孩子们寄些东西过去。

“我要让‘宝宝’都快乐”

四个穿着粉红连衣裙的小女孩儿,调皮地在一张被加宽的双人床上东躲西藏的,张喜凤捉住这个梳梳头,捉住那个穿上了袜子,而这个却又把袜子脱了,那个又把头上的皮筋拽开了。尽管张喜凤不急不徐,但她们还是把她折腾得手忙脚乱,满头大汗。

这四个被张喜凤统称为“宝宝”的女孩儿,三个5岁,一个3岁。其中的三个,是张喜凤收养的弃婴。

2006年3月,张喜凤俩月大的女儿生病,她和表姐一起去医院给孩子看病。在医院门口,爱看热闹的人们围成了一圈儿,圈里,隐隐有婴儿微弱的哭声传来。好奇的张喜凤和表姐挤了进去:一个脏破的襁褓里,露出两条踢腾的小腿。张喜凤把女儿往表姐怀里一塞,就往地上蹲,表姐忙一把拉她,说:“你想干啥?”张喜凤挣开表姐,蹲下身去打开湿漉漉的襁褓一看,女婴脊背上长着个鹅蛋大的软包,顿时,张喜凤明白了些什么,不顾众人嘘唏和表姐的极力反对,抱着这个女婴直奔医院儿科。

诊断出来了:先天性脊椎裂。医生说:就是到大医院做手术,也极有可能落下后遗症,导致下肢瘫痪。“多可怜的小生命啊,我咋能扔下不管?”当天下午,张喜凤就抱着女婴赶到郑州,三个月后,医生为她做了第一次手术……尽管手术基本成功,但张喜凤仍提心吊胆的,因为医生告诉她说:目前的医疗条件没办法根治这种病,也许哪一天她就会忽然大小便失禁,从而瘫痪。

抱着女婴刚返回泌阳,另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天深夜,睡梦中的张喜凤突然被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惊醒,看看身边的女儿和女婴都正熟睡着,张喜凤不由得一愣,仔细又听,声音依然。于是,她披衣下床打开门一看,台阶上有个包裹,打开来,竟然又是个女婴,而且,还有张纸条:俺知道你是好人,救救她吧,俺全家人给你磕头了!

先天性心脏病和哮喘,是医生对这个女婴的诊断。而且,伴着诊断,还有连续三次的病危通知。“那些日子,米行基本上是第一天收的钱,第二天就得把大张儿全往医院送。”张喜凤说:“可人家能把孩子放在咱门口,就是相信咱,咱咋能不管?”

20多万元“扔”进了医院,米行的经济越来越紧张,丈夫也颇有微词:“咱有多大能力就干多大事儿,再这样下去,日子咋过啊?”张喜凤说:“我也真怕,可就是弄不明白:毕竟都是亲骨肉,咋说扔就扔了呢?”为此,张喜凤决定在米行门外安个摄像头,以防“万一”。果然,两个月后,又一个弃婴出现在米行门前。

录像纪录了全过程,而且在医院,医生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孩子:“不用再检查了,前几天我刚给他看过,他的病能治,但起码也得几十万。”在当地派出所的协助下,弃婴的父母很快查了出来,可张喜凤并没有急急地把他送回去,而是带着他去郑州、西安、太原等地的医院治疗后,这才送了回去。

2009年,这样的一幕再次出现:一个唇裂的女婴又出现在米行门口。丈夫气得真跺脚:“这些人真不要良心了,竟狠心把病儿扔下来不管。”然后,他对张喜凤说:“咱已经收养俩了,你撂下生意不管,我不说啥,你贷款给仨孩子看病我也不怪啥,这个孩子咱说啥也不能再管了。”可张喜凤却说:“这也是生命呀,咋能不管呢?”

于是,尽管夫妻俩大吵了一架,但张喜凤还是成了有4个“宝宝”的妈。为了照顾这些“宝宝”,她最多时请了3个保姆,还把儿子从6岁起就送到寄宿学校。“不图别的,我就是想让这些‘宝宝’都能快乐的成长。”张喜凤说。

“有爱,才会有幸福”

当地人说,“喜凤米行”是县城里生意最好的一家。好多人还说,“张喜凤发了。”可谁又知道,张喜凤目前已经欠了六七十万元的债务。按照行规,大米购进是现款买卖,但张喜凤却几乎全靠赊。好多米商不仅是因为相信她的为人,更是因为知道她欠债的缘由。所以,只要他们不急用,从不上门催讨。而且,不少米商还学着她的样子做着善事。

尽管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尽管脊背上经常贴满了止疼膏药,尽管家中只有一台大屏的电视机看上去像一件“家具”,但张喜凤憔悴的脸上始终挂着笑意,“有爱,才会有幸福”,这句常挂在她嘴边的话,也是她为人处事的理念。

近些年,她除了直接抚养3个弃儿,还帮助下岗职工近200人,农村特困户136户,累计捐款几近百万。

家住泌阳县付庄乡老廖庄的廖氏三兄妹,14年前父母患病去世后,靠政府和乡邻接济生活。张喜凤在得知他们的遭遇后,逢年过节都会把这三兄妹接到自己家里,给他们买新衣服,做好吃的,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2006年前后,三兄妹先后都考上了大学,而此前此后,张喜凤资助他们已有4万多元。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张喜凤都是整车整车捐献大米和物品。“在汶川地震时,我们县的出租车司机也让我感动了一回呢。”张喜凤说,那一天,她把5吨大米和2000枚咸鸭蛋往省红十字会送时,县城的百多辆出租车闻讯赶来,鸣笛开道,为她送行。

2008年,张喜凤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助人为乐好人”,受到中央文明办的表彰,随后,她又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母亲”、“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有爱,才会有幸福。”张喜凤说:“尽管有些人觉得我有些傻,但我一直觉得,无论是帮助别人还是做生意,只要有爱,就会在爱中体味到幸福。”

璋玦(2014-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