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宝马乡

家乡区县: 宿迁市泗洪县

江苏省泗洪县石集乡位于风光旖旎、日出斗金的洪泽湖畔,距泗洪县城南10公里处,腰缠汴、溧二河,肩顶毛、柳两山,青城线贯穿全乡南北,水陆交通便利。这里水草丰盛,沟河纵横,是个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全乡辖9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89平方公里,人口2.3万人。在2012年有了宝马乡这个称号。

经济发展

石集乡地处洪泽湖西岸,地势低洼,拥有耕地面积4.8万亩,长期以来,该乡一直以稻麦轮作为主。由于种植技术落后,市场行情下跌,农民增收缓慢。1997年,镇委请来省、市、县的相关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对本乡土质、气候、地势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研究、论证,一致认为:该乡地势低洼,水草资源丰富,是发展水产养殖的独特优势,于是该乡就组织乡村干部和部分急欲致富的农民到省内外实地取经,并在瓦房村试点,建立2000亩稻田养殖示范基地,当年创下亩收入增长千元以上的奇迹。尝到养蟹甜头的石集乡广大干群又连续利用几个冬春甩开膀子大干,以每年5000亩的幅度迅速扩大稻田养蟹面积。为了让农民熟练地掌握稻田养蟹技术,进一步充分用塘埂土地,该乡重点在立体养殖上做文章,首先是邀请技术专家为农民举办科技讲座,乡水产站及时印发稻田养蟹立体种养技术资料,以塘头培训、现场咨询等形式教会农民科学培育蟹苗、投放饵料、防治疾病等方法,并在塘埂上合理种植大豆、花生、芝麻、西瓜等经济作物。 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旦融入生产实践,便显示了巨大的威力。1999年,石集乡毛山村七组村民席加学,自行开挖5亩责任田进行稻田养蟹,当年就在塘内栽上春水稻,沟内投放培育成功的蟹苗,埂上种植黄豆、花生,冬天又在早茬口种上豌豆、菠菜。一年下来,水稻不但不减收,价格还比夏稻高出0.3元/公斤,螃蟹通过科学管理当年就出售150公斤,再加上埂上种植的花生、黄豆和冬天的豌豆等经济作物的收入,全年净赚6000余元,是种植一稻一麦收入的3倍之多。丰厚的收入激发广大农民开发稻田养殖的积极性,毛山、李台、柳山等村先后组织大规模开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养殖专业村,并且实现了塘口标准化、种养立体化。全乡干群正围绕“绿色水稻大增收、养殖结构大调整、塘埂经济大发展”思路大干当前,使稻田养殖成为石集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企业情况

该乡紧紧围绕“工业突破,内培外引”的工作思路,实施“筑巢引凤”和“项目扶持”的方法,千方百计吸引外地客商来投资兴业,鼓励本地能人依据当地资源发展精米加工,木材企业,2年内共引进乔友玩具、华泰羊绒、奥派服饰等项目进入县工业园区,全乡个私企业飞速发展。目前全乡私营企业300户,利税1000多万元,今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95户,逐步形成了以预制建材、食品、精米、木材加工等项目为主的工业格局,尤其是乡民营小区内的申越木业有限公司投资超亿元、年产120万元的宿迁康尔洁卫生巾厂已投入生产,计划投资350万元的石集乡塑钢厂一期工程已安装完毕,投入生产。

农业发展

石集乡是农业大乡、水产强乡,石集人不断探索出科技兴农业、兴水产成功种养经验,为打好“十一五”开局之年的首次战役,该乡大力进行招商引资的同时,做好本乡的农业、水产特色文章。夏收、夏种在即,为实现农民快速致富,该乡党委政府立足“早”字发动全乡干群紧紧抓住当前天气、墒情好等有利时机打好小麦增产药、培育蟹苗,修剪枣树,播种玉米、棉花、大豆种子。乡三套班子成员分片负责,蹲点干部驻村解决农民抢收、抢种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涉农部门做好供电线路,农用机械及机电泵检修工作,农资供应站筹资调进复合肥、尿素600余吨、农药300箱、良种20余吨,并在村组设立销售点,方便农户购买。农技部门先后3次邀请县植保、水产专家前来传授水稻直播技术、管理技术及螃蟹养殖技术,受训人数近万人(次)。
泗洪县石集乡广大干群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草、地理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禽、螃蟹、大棚蔬菜及鸽业饲养,生产、销售等一条龙服务的高效农产品,致富一方百姓,高效农业已成为农民快致富的法宝。
如何发挥当地有限资源的巨大作用?实现农业增收的大提速。该乡在培训农民的同时,把致富项目引给农民,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的激情。毛山等沿溧河村农民利用自然丰富的水草资源饲养鹅鸭等水禽,年出拦量在20万只以上;石集等离集镇较近的村民利用自身优势,每户种植大棚瓜果等蔬菜,每亩收入比常规种植多收入3000多元;柳山村委会利用村小房屋引进老板进行鸽子饲养、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生产,村委会一班人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服务,该项目已落户投入紧张运行。

以上看来,它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也是有实力的哦!

@网络营销能力秀@梧桐子

家乡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sihong.html 

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liangchen1980 

良辰(2014-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