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清水河,一直给我以神秘的感觉,七十年代我的邻居到那带过包医百病的仙水,虽然病未能全治好,但美丽的传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间,看看两种截然不同的清水河,完全不同的解说。
清水河的神奇
近在身旁的风景,常常因为便于前往而被一次次错过,如清水河尽管离县城只有六七公里,却有不少人至今尚未涉足。
清水河,其实并不是人们习惯思维中那样的河,而是一泓深不可测、奥妙无比的深潭。
清水河是伟大的母亲河一黄河的杰作,至今还留有历史的符号,在南北不足四公里的地段,堤坎连连,重三叠四,足可证明黄河在这里有过惊心动魄之举。
据《阜宁县志》记载,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山阳县里外河道连决十余处,黄河之南、射河之北积水盈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夏秋间黄河两次在云梯关下决堤,刘家簖附近村庄积水盈尺。宣统元年(1909),黄河在张弓决堤十多处,大水漫溢。由于多次决口,多次筑堤打坝,因此清水河畔的大坝、二坝、三坝、四坝之名也就由此而来。由于黄水多次冲刷,深潭形成,清水河诞生。漫出的黄水流向东南,经二坎、清河、团荡、王塌、铁盘洋、沙浦港、三埝至射阳河,一条条冲子逐渐形成。
清水河虽无湖光塔影,古迹名胜,但水深无比,澄澈透明。田畴人家,浓绿叠翠。这一切对久居城市的人,不失是一个不错的去处。到过清水河的人,看了那深不可测的潭水,还会浮想倒映的蓝天白云下面是否另有洞天……
自古以来,清水河曾流传过许多美丽的传说。相传在清咸丰年间,河畔住着一个远近闻名的孝子张三,其人为救母割过股,为孝父卧过冰。父母双亡以后,由于家贫.30多岁了还独身一一人。一天夜里,张三朦胧觉得有管弦之声,娓娓动听,于是翻身下床,循声走去。只见朗朗明月,习习秋风,河面朵朵莲花,袅袅薄雾。一群少女围着一个貌若天仙的女郎,轻舒广袖,翩翩起舞,彩光灼灼,乐声阵阵。张三被这一切惊呆了,不禁脱口惊叹:“啊!”话音刚落,只听“咕咚”一声,人音皆无,河面一片沉寂。
此后数天,张三始终忘不掉那玄妙的场景,白天无精打采,巴不得早点天黑,希望伊人再来,美景重现。一直到第七天晚上,张三坐着,不觉打起盹来,待他睁眼一看,只见目前少女歌舞的地方,飘来一朵荷叶,托着一只描金漆盒,内有七锭银子和一首短诗:
仙境人间本无缘,劝君莫要意缠绵。
天下何处无芳草,勤奋终能得婵娟。
张三看罢,迷雾顿散,豁然开朗.从此精神大振,日子越过越甜。
河殇
河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河水澈兮,可以濯我足……暮色中,牧童河畔伫立,远处,古树云平,云倦鸟还。数声短笛,随风舒卷。如玉的清水河静默无声。暮霭中,只有老牛把河水弄得哗啦啦地响。
清水河,一幅古朴、恬静的画。
……
四月,我们对神往已久的清水河,做了一次水资源调查。清水河位于界牌镇华林村与清河村之间。河床淤积,溪流潺弱。
一、先辈的神话
一位负责人张主任给我们讲解河的起源。
张先生说:古时候有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在空中摆下了两下下龙尾,于是地面上就有了两条河,一条大河叫“大陀”,一个条河叫“小陀”(当地的叫法)。这“小陀”就是清水河。
它的起源充满了神话般的色彩,神话也就成了清水河挥之不去的烙印,关于河的神奇而美丽的故事,在清水河畔世代传颂着。
先辈们说,河没有底。张先生告诉我们,以前有人曾用石头试探过河的深度。用绳子系住一块大石头,放在船上运到河中,把石头放下去。一船的绳子都放了,仍不见绳子打弯,这河该有多深啊!
一条河养育了多少代人,多少代人享受着清水河慷慨的赠予,吃水用水,嬉水游水,繁衍生息。却从未有人溺死其中。张先生说:以前有一人在船上不小心掉下水,他又不会游泳,可是他没有被淹死,反而始终被水托着,一直被水送到了岸边。
清水河,神灵的河。
二、父辈的神话
父辈们的神话清晰而生动。张先生告诉我们,有一次,村里人用水泵打水捕鱼。水泵抽了三天三夜,还没有抽干。河中的水不多了,这时从河里冒出来一个白胡子老人,他笑着对村里人说:“你们就吃点小鱼吧。”可村里人不甘心,水泵打了三天三夜,就吃点小鱼?他们没停。白胡子老人很快就不见了,河中央爬出来一只大蛤蟆。转眼间,堤坝倒了,甭说大鱼,连一条小鱼都没吃着。
清水河惩罚了贪婪的人们。
还有一次,有个妇女在河边割草,忽然听到河中传来一个声音:“你上去看看。”紧接着又听到一个声音:“没人。”这时从河中传出非常美妙的音乐。她往河中一看,河面上漂满了各种各样的五彩斑斓的鱼,河中央有一个平台,一群鱼围着平台演奏音乐,平台上成群的鱼在跳舞,非常气派。她惊呆了,“啊”了一声。鱼一下子全部没了。过一会儿,河面上浮出了一个很大的半截乌鱼头。村里人说是它误报了军情,被斩头的。
清水河,神秘的河。
三、我们的神话
张先生还告诉我们,他小时候常有顽皮的男孩在清水河畔掏龙虾。有一次邻居阿勇用铁锹挖开一个龙虾窟,谁知这个窟越挖越大,挖得阿勇心里直发毛,赶快停下来,折一根芦柴往洞里戳,每戳一次,只听“咕咚咕咚”地响,阿勇吓得撒腿就跑,连铁锹都扔了。
他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住在河边的汤三爷家里出现了一位白胡子老人。汤三爷是一个八十多岁的孤寡老人,从未娶过妻室,更无子女,为人心地宽厚,深得村里人的敬重。可他家里却突然出现了这事,大家既感到好奇,又觉得事有蹊跷,但没人敢靠近去看个究竟,只偷偷地的远望。看见过的人都说,他的白胡子长到腰间,白发、白眉、白须。跟汤三爷同吃同住,同行同睡。有那么一些调皮的男孩,(也有是他的同学,但他本人当时住在邻村。)胆子大的,想逗一逗白胡子老人,用泥球砸白胡子老人,可他们没有一个人砸中。一个月后汤三爷去了,无疾而终。白胡子老人也不见了。见过这件事,村中有不少人还健在。难道他和清水河中出现的那个白胡子老人是同一个人?这件事缠绕在他的记忆深处,一直无法解开。
清水河,谜一样的河。
后来他读书、工作,生活中充斥了太多的事,已很少听到清水河的消息了。几年前回去一看,河道改了,农田也统一规划,上游的河段已被改造成农田,没有源头的清水河成了一条死河,成了奄奄一息的小溪流,河道里充斥着生活垃圾。至今也没有人真正重视。这条河,撑不了多久吧!
听完后,我们心情比较沉重。
几斗米换走了多少代人的神话,一条河的远去,将有多少美丽的传说,多少生动的记忆随着一起消失。那曾经触手可及,温柔可亲的清水河,难道终将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一个非常遥远的记忆,一个模糊不清的儿时梦讫?
谁的过错,谁的悲哀?哦,清水河,我们失落的神话。想到这里,耳边又想起一首古老的歌谣:河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河水澈兮,可以濯我足……
这就是滨海传说中的“清水河”
http://abc.wm23.com/xiaomaoyao
http://blog.sina.com.cn/u/3985530093
http://www.wutongzi.com/kan/neimenggu/qingshuihe.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