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名人录

家乡区县: 甘肃省灵台县

杨 重

杨 重 (1446-?)灵台县人,出身书宦之家,其父杨磬时为广西桂林知府,受家风濡染,生性聪慧,好学博文,幼修学课读过目不忘,有“神童”之誉 。13岁入沣,16岁补廪,21岁拔贡,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中举,五年(1469年)已丑科进士及第,入翰林,官翰林修撰,外任肃政大夫、江南道监察御史。
杨重22岁进士科京试期间,时值元宵佳节,北京城大街小巷彩灯高挂,杨重便于其寓所门前张挂彩灯,并笔墨自出“灵台小子杨重,天下《春秋》第一人”。此举咄咄逼人,遂触怒众生,江南才子尤其不服,要与杨重一比高低。摆对面试,杨重从容不迫,众目睽睽之下,竟然倒背《春秋》,只字不差,众皆钦佩。遂名驰南北。世人遂称“天下《春秋》第一人”。

巨敬
巨敬,明代人,生年不详,《明史》载其为平凉人,明会元赵时春记灵台人。洪武时任御史九年,考绩升户部主事,后充史官,以清慎称。建文四年(1402年)因阴谏燕王朱棣发“靖难”之兵被杀。
万历十四年,邑人教授杨可立在灵台县城东郭北街建二贤祠,祀奉针灸鼻祖皇甫谧和节愍公御史巨敬,知县闵可仕上文,院道府批允,春秋致祭,以励风化。

杨门著名两才子
明代,灵台县上良杨家有弟兄两人,兄名杨可教,弟名杨可立,学富才敏,一双拔贡,致力教育,有才子名,明、清、民国至今《灵台县志》均有记载。
杨可教,字宏诲,号秦原,明代万历时贡生,致仕城武县训导,博闻强记,穷极经史。杨可立,字止止,号澹斋,明万历、天启年间贡生,淹贯群书,工文艺,习宋儒,尤崇王阳理学,曾历任陕西蓝田县训导、镇安县教谕,河北密云县教授。其时朝廷宦官当道,政治昏暗,灾祸连年,天下大乱,明廷已日落西山,杨可教和杨可立先后辞官返乡。
返乡后,杨可立在老家修建启祥塾,广招乡里子弟,亲施教育。晚年,可教、可立兄弟尤好学笃行,耄耄不衰,评订理学,著《学庸统述》《物外清音》等文。
杨可教、杨可立兄弟居乡时还设立义田,帮贫济困,德彼一时。去世后,邑人怀念,入祀乡贤祠。

为民流血张文明
张文明(?—1930),山东临清县人,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1930年9月4日,奉命署理灵台县县长。到任后,遍观人民饥困、灾荒及土匪侵扰,采取了减轻财税负担,组织地方武装自卫,安定社会秩序,兴教助农,救治饥馑,民深感戴。时中央军驻陇东十三师旅旅长杨抱诚强行摊派灵台额外服装费银币一万元,几经上下周旋,张断然拒绝,至10月11日晚,驻军施行暴力对其吊拷毒打,张公虽遍体鳞伤,仍怒叱咤,次日凌晨,被绑架,诈称解平凉,至东门外,惨遭枪杀。人民自发制棺木,收遗体,设灵于东岳庙中,民间致丧吊唁者络绎不绝。次年春,其子扶柩还乡,人民集资相助,后县长张东野树立“为民流血之碑”以彰功勋,永怀纪念。张公被害后不久,杨抱诚亦死,当时盛传“杨贼杀害张县长后,每一合眼便见张公执杖追打,夺了他的贼命。”这自然是人民口诛心伐杨贼的一种表现形式。 1933年,灵台县县长张东野亲撰碑文,主持张文明遇难处立“为民流血之碑”,记载张县捐躯事迹,以志永世不忘。1997年,“为民流血之碑”再次重刻,树立于灵台碑林之中。

民国将领杨子恒
杨子恒(1898—1961),灵台县上良杨家庄人,名渠统以字引。民国陆军将领,历任排、连、营、旅长,陇东绥靖司令、军长。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甘肃省政府委员、交通厅长,民盟甘肃支部委员,民盟西北总支委员、中央委员,甘肃省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全国赴朝鲜慰问团二分团副团长,1954年当选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对修复灵台、兴办地方文化事业颇有贡献。

抗日英雄高永祥
高永祥(1915—1945),灵台县星火王家庄村人,原名高苍贵。自幼聪慧精敏,少怀壮志,抱负远大,1931年背瞒父兄投奔国民军,1932年随部于宁都其一,后即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队伍中,英勇有为,身经百战,多次荣立战功,受到嘉奖。历任连、营长,绥晋军三十六团团长职务,1945年牺牲于神池,时年31岁,遗体安葬于华北军区石家庄烈士陵园。

扫雷英雄姚显儒

姚显儒是平凉灵台县人,57年前的10月,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经过百年血战换来和平生活的人民,又遭到了帝国主义的强权欺凌。美国操纵17个国家,纠集75000多人,从朝鲜仁川登陆向我鸭绿江畔压境,对我东北工业区实行狂轰烂炸,并将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我国实行军事大包围。身为军人的姚显儒同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随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据史料记载,他在朝鲜浪浦里开城保卫战斗中,担任189师566团3连8班班长,带领5名战友手抛冻土,用牙咬断引火线,起出敌人的地阵雷、连环雷、照明雷1000多处,并将400多枚移出搬家,利用敌人的地雷为志愿军炸工事、打敌人、抓俘虏、击溃敌人的阵营,立下了赫赫战功。1952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63军政治部授予“一等功”,同年8月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二级起雷英雄”,19兵团党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同年10月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党务委员会授予他“二级战士”荣誉称号,伟大的爱国诗人魏巍接见他时题写了“浩然英雄气,永存天地间”十个大字,并受到中国人民领袖毛主席和朝鲜首相金日成的接见。他在战斗中使用过的排雷手钳、剪刀、铁钩、冲锋枪、手枪以及20多幅战地照片和功章等实物档案均陈列在国家军事博物馆。

醉卧浮生(2014-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