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地形简介
南充是已有建城22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四川省八大中心城市之一,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古老嘉陵江畔的明珠,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久负盛名的水果之州,面积12494平方公里,人口730万,地理坐标北纬30°35′~ 31°51′、东经105°27′~ 106°58′之间,南北跨度165公里,东西跨度143公里,南充市人民政府驻顺庆区。2003年,全市辖有180个镇、302个乡。市区建成区面积2006年为57.4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69万人。东邻达州市,南连广安市,西与遂宁市、绵阳市接壤,北与广元市、巴中市毗邻。辖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仪陇县、西充县、蓬安县、营山县,代管阆中市。地形以浅丘为主。年平均气温约17.5℃,春季花明,夏日风清,秋熟香溢,冬至温润。 南充市地形以浅丘为主,全市地势可分为北部低山区和南部丘陵区两大地貌单元。地貌由北向南缓倾,海拔高度256~889米。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浅丘带坝、中丘中谷、高丘低山类型地貌各占三分之一。 北部低山区大致范围是阆中市的北部、南部县的西北部、仪陇县大部分、营山县境、仪陇河以东区域和蓬安县的北部。海拔一般为500~800米。北部低山区以嘉陵江为界,江西为剑门山支脉,江东属大巴山余脉。东西两部分的地貌差异较大。
幅员面积1249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0余平方公里;南充市总人口730万(居全省第二位),人口密度564人/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近60万。 文化简介 所以南充的区位优势其实很不错,经济实力在四川也较强,可谓硬件过得硬,而且南充地域文化特色也较为突出,有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丝绸文化、阆中春节文化、嘉陵江文化等。南充的大木偶艺术、川北灯戏、南充杂技等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种类也非常丰富。 三国文化 南充是编写《三国志》的名人陈寿的故里,是公认的“三国文化
之源”。在南充有一座万卷 楼,里面有大量的关于三国的记载。还有陈寿老先生的故居,都是考察三国文化的重要场所。南充市每年要举办“四川·南充三国文化节”,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展示南充“三国文化之源”的深厚内涵与璀璨的文化特色。
红色文化
南充是朱德、罗瑞卿、张澜的故 乡,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5万余名南充儿女参加红军,新中国成立后有2.74万人被定为革命烈士。 丝绸文化 南充早在秦汉即享有“巴蜀人为胜地,秦汉丝锦名邦”的美誉。
南充丝绸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2005年南充被授予“中 国绸都”称号。围绕“丝绸文化”,重点 打造了4A级景区“千年绸都第一坊”、滨江丝绸公园、丝绸历史文 朱德故居
罗瑞卿故居、张澜纪念馆、千年绸都第一坊化博物馆、丝绸展销馆等。有口号“源远流长 嘉陵江,千年绸都南充城。”
春节文化
中国人春节过了这么多年,央视春晚演了这么多年,但是春节怎么来的,很多人还没搞清楚。 阆中是西汉 著名天文历算学家落下闳的诞生地,落下闳创制《太初历》,科学地确立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的历日制度,并以立法形式将其固定下来,由此有了现在的春节。落下闳在阆中被尊为春节先圣(俗尊为春节老人),《太初历》是春节文化最重要的文献记载。
阆中古城南充丝绸
嘉陵江文化 南充是一座在嘉陵江上兴起的城市,源远流长的嘉陵江,蜿蜒千余公里,成就了“嘉陵第一江山”、“嘉陵第 一桑梓”、“嘉陵第一曲流”、“千年绸都第一坊”等壮丽景观。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嘉陵江就是南充的母亲河。
本土文化
南充市是川北大木偶艺术的发源地,第 21届国际木偶联会大会暨国际木偶节在南充设立主题会场,可以说是一次木偶艺术的本土回归。,“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艺术节”在南充上演,川、滇、黔、渝四大灯戏聚首南充。
川北灯戏
是流行在川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 小戏,它是帮、打、唱完美的结合,是南充独有的剧种。还有技艺精湛的杂技。还有一些独有的小吃,如“锅盔夹凉粉” 、“川北凉粉” 等。还有地道的本土方言。
我的网络能力营销秀:http://abc.wm23.com/once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ee940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889307391/profile?rightmod=1&wvr=5&mod=personinfo梧桐子家乡网站:http://www.wutongzi.com/kan/sichuan/shunqing.html家乡门户网站:http://www.shunqing.gov.cn/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